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天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zhǐ chǐ tiān yá咫尺天涯 | 比喻距离虽近;却像远在天边一样(咫:古代长度单位;八寸;天涯:天边)。 | 唐 李中《宫词二首》:“门锁帘垂月影斜,翠华咫尺隔天涯。” |
dāng yī tiān hé shàng zhuàng yī tiān zhōng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 |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二章:“我这就去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什么不好的呢?” |
bīng tiān xuě dì冰天雪地 | 冰雪漫天盖地。形容非常寒冷的景象。 | 清 蒋士铨《鸡毛房》诗:“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 |
rì yuè jīng tiān,hé hǎi dài dì日月经天,河海带地 | 日月天天经过天空,江河天天流经大地。比喻光明正大、历久不衰。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传上》:“其事昭昭,日月经天,河海带地,不足以比。” |
yī fēi chōng tiān一飞冲天 | 比喻平时默默无闻,突然做出了惊人之举。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
shùn tiān xù mín顺天恤民 | 顺:依顺,顺从;恤:体恤。顺应天意,体恤民众。 | 东汉·班固《汉书·匈奴传》:“朕与单于俱由此道,顺天恤民,世世相传,施之无穷,天下莫不咸嘉。” |
jú tiān jí dì跼天蹐地 | 跼:弯腰;蹐:前脚接后脚地小步走。形容惶恐不安的样子,也指窘迫无路的样子。 | 《诗经 小雅 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 |
yǎng miàn cháo tiān仰面朝天 | 脸朝上平卧或身向后摔倒的样子。 |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四十九回:“江樊往后退了几步,身不由己的也就仰面朝天的躺下了。” |
gǎi tiān huàn dì改天换地 | 彻底改变原来的面貌。指改造社会,改造自然。 | 朱敏《深情忆念周伯伯》:“站在我面前的正是两位扭转乾坤,改天换地,领导我党我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缔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领袖、历史巨人。” |
tiān mò liáng fēng天末凉风 | 天末:天的尽头;凉风:特指初秋的西南风。原指杜甫因秋风起而想到流放在天末的挚友李白。后常比喻触景生情,思念故人。 | 唐·杜甫《天末怀李白》诗:“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
xiè lù tiān jī泄露天机 | 比喻泄露秘密。 | 宋 陆游《醉中草书因戏作此诗》:“临池勤苦今安有,漏壁工夫古亦稀;稚子问翁新悟处,欲言直恐泄天机。” |
xiù cái bù chū mén,quán zhī tiān xià shì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 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 毛泽东《实践论》:“‘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 |
tiān yǒu bù cè fēng yún,rén yǒu zàn shí huò fú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暂时祸福 | 不测:料想不到。比喻有些灾祸的发生,事先是无法预料的。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回:“李足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暂时祸福’,你怎么就保得无事?” |
zhī mìng lè tiān知命乐天 | 命:命运;天:天意。安于自己的处境,由命运安排。这是相信宿命论的人生观。 | 《周易 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
shén bīng tiān jiāng神兵天将 | 比喻英勇善战、行动迅捷的军队。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5回:“只见风尽随着宋军乱滚,半空中又是一声霹雳,无数神兵天将,杀将下来。” |
tiān dì shén míng天地神明 | 指上天和神灵。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7回:“童贯在马上以手加额,顶礼天地神明道:‘惭愧!脱得这场大难!’” |
bō yún wū jiàn qīng tiān拨云雾见青天 | 只有推开密布的云雾才能看到湛湛蓝天。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今遇明主,如拨云雾而见青天!” |
qīng tiān bái rì清天白日 | 大白天。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醒来!清天白日,却怎的这等酣睡?” |
dǎ kāi tiān chuāng shuō liàng huà打开天窗说亮话 | 比喻无须规避,公开说明。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打开天窗说亮话’,还不是等姓贾的过来尽点心,只要晚生出把力,你们老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
gǎn tiān dì,dòng guǐ shén感天地,动鬼神 | 感:感动。感动天地,使鬼神为之哭泣。形容事迹或文艺作品感人至深。 | 清·黄宗羲《陈苇庵年伯诗序》:“向令风雅而不变,则诗为之道,狭隘而不及情,何以感天地而动鬼神乎?” |
tiān dì zhū miè天地诛灭 | 犹天诛地灭。比喻为天地所不容。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5回:“我等六人中,但有私意者,天地诛灭。” |
huàn zhì hū tiān患至呼天 | 患:祸患;呼:喊。形容事前不作准备,灾祸临头,求天救助。 |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二:“患至而后呼天,不亦晚乎!” |
sān fēn tiān xià yǒu qí èr三分天下有其二 | 泛指势力强大。 | 春秋·鲁·孔丘《论语·泰伯》:“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 |
tiān xià dà shì天下大势 | 势:形势。指国内外的形势或趋向。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tiān cì zhī fú天赐之福 | 天赐的恩惠或怜悯的仁慈。 | |
liàn shí bǔ tiān炼石补天 | 炼:用加热的方法使物质纯净或坚韧。古神话,相传天缺西北,女娲炼五色石补之。比喻施展才能和手段,弥补国家以及政治上的失误。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览冥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 |
wéi tiān bèi rén违天悖人 | 违背天理人情。 |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八卷:“若浚此举违天悖人,可取浚头归苗傅,不然,一有退缩,悉以军法从事。” |
yún jìng tiān kōng云净天空 | 见“云过天空”。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一切了当,觉得这事作得来海枯石烂,云净天空,何等干净解脱,胸中十分的痛快。” |
sòng fó sòng dào xī tiān送佛送到西天 | 比喻做好事做到底。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姐姐原是为救安公子而来,如今自然送佛送到西天。” |
píng bù dēng tiān平步登天 | 比喻一下子就达到很高的地位或境界。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2卷:“滞色已开,只在三日内自有奇遇,平步登天。” |
hēi dì hūn tiān黑地昏天 | 形容极其黑暗腐朽。亦比喻黑暗腐朽的社会。 | 清·孙雨林《皖江血·狱会》:“然野蛮政府,黑地昏天,如此收场,弟来恐亦难免也。” |
yuān tiān qū dì冤天屈地 | 形容非常冤枉委屈。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八卷:“真是冤天屈地,要好成歉!吾好意为你寄信,你妻子自不曾到,今日这话,却不知祸从天上来!” |
bí kǒng liáo tiān鼻孔撩天 | 仰起头来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 | 宋陆游《入蜀记》卷五:“荆州绝无禅林,惟二圣而已。然蜀僧出关,必走江浙,回者又已自谓有得,不复参叩。故语云:‘下江者疾走如烟,上江者鼻孔撩天。徒劳他二佛打供,了不见一僧坐禅。’” |
gé tiān chè dì格天彻地 | 格:感通;彻:贯通,深透。感天动地。 | 清·冒襄《影梅庵忆语》:“此种精诚,格天彻地,呕血剖心,能与龙比并忠,曾闵齐孝。” |
tiān tā dì xiàn天塌地陷 | 天坍塌,地裂陷。比喻重大灾变。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我有了这件东西,说到得了天塌地陷也是瞎话,横竖咱们大清国万万年,我邓振彪也万万年了。” |
bá dì yǐ tiān拔地倚天 | 拔:突出,耸出。倚:倚傍,贴近。从地面突兀而起,贴近天际。比喻高大突出,气势雄伟。 | 唐 孙樵《与王霖秀才书》:“譬玉川子《月蚀诗》、杨司城《华山赋》、韩吏部《进学解》……莫不拔地倚天,句句欲活。” |
tiān luó dì wǎng天罗地网 | 天空和地面所张设的罗网。比喻严密的包围圈。多指对敌人、逃犯的严密的防范。罗:捕鸟的网。 | 元 无名氏《锁魔镜》第三折:“天兵下了天罗地网者,休要走了两洞妖魔。” |
tiān bēng dì liè天崩地裂 | 比喻重大的事变。崩:倒塌。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大树坡义虎送亲》:“忽地乱喇的一声响亮,如天崩地裂,一件东西向前而坠。” |
gàn jìn chōng tiān干劲冲天 | 做事的积极性冲入蓝天,指情绪激越高亢。 | 曹禺《杂谈文艺工作》:“唐弢同志提起他看见的一幅画,画的是一竿笔直的墨竹上题‘干劲冲天’。” |
tān tiān zhī gōng贪天之功 | 贪:贪图。把天所成就的功绩说成是自己的力量。现指抹杀群众或领导的力量,把功劳归于自己。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四年》:“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 |
hǎi jiǎo tiān yá海角天涯 | 形容极远的地方,或彼此相隔极远。 | 唐 白居易《浔阳春 春生》诗:“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
tiān bù pà,dì bù pà天不怕,地不怕 | 形容无所畏惧,什么都敢干。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老爷小时何曾像这么天不怕地不怕的!” |
qíng tiān niè hǎi情天孽海 | 孽:罪恶。天大的情欲,罪孽的深渊。旧指男女深深地陷入情海。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贵族之女,俱属从情天孽海而来。” |
zhǐ chǐ tiān yán咫尺天颜 | 语本《左传·僖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原谓天鉴察不远,威严如常在面前。”后以“咫尺天颜”比喻离天子容颜极近。亦指天子之颜。 | 语本《左传·僖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原谓天鉴察不远,威严如常在面前。” |
fā hǎn lián tiān发喊连天 | 连天:与天相连。叫喊的声音直达天上。形容喊声宏大。 | 明·无名氏《四马投唐》第一折:“凭着俺猛将千员,士卒勇健,相征战,则听的发喊连天,将武艺可便从施展。” |
tiān yá zhǐ chǐ天涯咫尺 | 咫: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寸,合今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比喻距离很近。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象是远在天边一样。 | 《左传 僖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唐 李中《宫词二首》:“门锁帘垂月影斜,翠华咫尺隔天涯。” |
nán yú shàng qīng tiān难于上青天 | 比上天还难。形容极其困难,不易实现。 | 唐 李白《蜀道难》诗:“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
huáng tiān hòu tǔ皇天后土 | 皇天:古代称天;后土:古代称地。指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 | 《尚书 武成》:“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 |
hǎi kuò tiān gāo海阔天高 | 喻天地广阔,征程遥远。 | 唐·刘氏瑶《杂曲歌辞·暗别离》:“青鸾脉脉西飞去,海阔天高不知处。” |
lài xiā má xiǎng chī tiān é ròu癞虾蟆想吃天鹅肉 | 比喻人没有自知之明,一心想得到不能到手的东西。痴心妄想。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回:“平儿说道:‘癞虾蟆想吃天鹅肉,没人伦的混帐东西,起这样念头,叫他不得好死。’” |
tiān nù rén yuàn天怒人怨 | 上天震怒;人民怨恨。形容作恶多端;激起普遍愤怒。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自是士林愤痛,人怨天怒,一夫奋臂,举州同声。” |
tiān chā dì yuǎn天差地远 | 比喻两者相差极大。 | 鲁迅《<准风月谈>前记》:“他们是弟兄,所见的又是同一的东西,想到的用法却有这么天差地远。” |
shùn tiān yìng rén顺天应人 | 应:适应,适合。顺应天命,合乎人心。旧时常用于颂扬建立新的朝代。 | 《周易 革》:“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事大矣哉。” |
zuì è tāo tiān罪恶滔天 | 滔天:漫天,弥天。形容罪恶极大。 | 宋 周密《齐东野语 景定慧星》:“开庆误国之人,罪恶滔天。” |
yún tiān gāo yì云天高谊 | 情谊深厚,高达云天。 | 明·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七回:“贱妾水冰心,多蒙公子云天高谊,从虎口救出,其洪恩大德,不啻天地父母。”清·烟霞散人《凤凰池》第五回:“向日晚生正遭歧路之泣,得遇总戎,云天高谊,解衣推食,有踰骨肉。” |
hǎi jiǎo tiān yú海角天隅 | 见“海角天涯”。 | 元·张好古《张生煮海》第四折:“海角天隅,须有日再完整。” |
tiān lǐ liáng xīn天理良心 | 天理:自然之理,上天主持的公理。良心:旧指人类纯真善良之心。指人的天性善心。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一到院里,只听凤姐说道:‘天理良心!我在这屋里熬的越发成了贼了!’” |
dì shàng tiān gōng地上天宫 | 比喻富庶华美的地方。 | 宋 袁褧《枫窗小牍》上卷:“汴中呼余杭百事繁庶,地上天宫。” |
dì shàng tiān guān地上天官 | 比喻社会生活繁华安乐。 | |
pǔ tiān lǜ tǔ溥天率土 | 谓整个天下、四海之内。语本《诗·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语出《诗·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màn tiān gài dì漫天盖地 | 遍布天地之间。 | 清·蒲松龄《东郭外传》:“齐人漫天盖地说大话,把他那婆子喜的似风魔。” |
tiān bǎo dāng nián天宝当年 | 比喻追忆往昔盛事。天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是唐王朝极盛之时。 | 唐·元稹《元氏长庆集·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
xǐ cóng tiān jiàng喜从天降 | 喜事从天上掉下来。形容突然遇到意想不到的好事;也指为此特别高兴。 | 元 马致远《青衫泪》:“贵脚踏贱地,使下官喜从天降。” |
hēi tiān mō dì黑天摸地 | 形容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87回:“众军黑天摸地,不辨东西,只得下马受降。” |
gāo yì báo yún tiān高义薄云天 | 原指文章表达的内容很有意义。后形容人很讲义气。同“高义薄云”。 | 《宋书 谢灵运传论》:“英辞润金石,高义薄云天。” |
yǒu tiān méi rì有天没日 | 比喻说话毫无畏惧和顾忌。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12回:“拿这有天没日头的事压枉奴。就是你与的簪子,都有数儿,一五一十都在。” |
lì jǐng mén tiān历井扪天 | 井:星宿名。手能触天,形容极高。 | 宋 苏辙《卜居赋》:“诸子送我,历井扪天,汝不忘我,我不忘先。” |
nù huǒ chōng tiān怒火冲天 | 形容愤怒之极,无法抑制。 | 老舍《龙须沟》第一幕:“[程娘子]怒火冲天,不顾一切地冲向狗子拚命,却被狗子一把抓住。” |
yǔ miào tiān xià语妙天下 | 形容言语精妙无比。 | 东汉 班固《汉书 贾捐之传》:“君房下笔,言语妙天下。” |
mán tiān mèi dì瞒天昧地 | 指瞒上欺下,没有一句真话 | 元 无名氏《闹铜台》第一折:“我那日离山营,到铜城见仓官坏法胡行径,专瞒天昧地不公平。” |
nù qì chōng tiān怒气冲天 | 怒气直冲天际。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 元 杨显之《潇湘雨》四:“只落口嗔嗔忿忿,伤心切齿,怒气冲天。” |
tiān táng dì yù天堂地狱 | 原为佛家语。指善人死后升入天堂,恶人死后堕入地狱。佛家用以劝善惩恶。后常用以比喻幸福和凄苦两种截然相反的生活境遇。 | 《宋书·天竺迦毘黎国传》:“且要天堂以就善,曷若服义而蹈道;惧地狱以敕身,孰与从理以端心。” |
guī tiān jǔ dì规天矩地 | ①规,为圆,象征天;矩,为方,象征地。②泛指效法天地。 | 《文选·张衡〈东京赋〉》:“乃营三宫,布教颁常。复庙重屋,八达九房。规天矩地,授时顺乡。”薛综注:“谓宫室之饰,贺者像天,方者则地也。” |
màn tiān dà huǎng漫天大谎 | 弥天大谎,没有边际的假话 | 鲁迅《南腔北调集 谚语》:“古之秀才,自以为无所不晓,于是有‘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这自负的漫天大谎,小百姓信以为真,也就渐渐的成了谚语,流行开来。” |
yǐ tiān xià wéi jǐ rèn以天下为己任 | 把国家的兴衰治乱作为自己的责任。 | 《南史 孔休源传》:“休源风范强正,明练政体,常以天下为己任。” |
mù kōng tiān xià目空天下 | 比喻目中无人、狂妄或自负之甚。 |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隋炀帝》:“则亿而中,为而成,心无顾恤而目空天下。” |
tiān qí dì guài天奇地怪 | 怪:奇异。指天地间非常奇怪的事情。 | 宋·周密《齐东野语·黄婆》:“此事前所未闻,是知穷荒绝数,天奇地怪,亦何所不有。” |
shǔ jiǔ hán tiān数九寒天 | 数九: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三九、四九最寒冷。最寒冷的那些日子。 | 清·无名氏《隔帘花影》第十回:“到了那十二月,数九寒天,下的大雪,把破瓦窑门屯住。” |
bié yǒu tiān dì别有天地 | 天地:风格或境界。另外有一种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等引人入胜。 | 唐 李白诗《答山中人》诗:“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
tiān xià qí wén天下奇闻 | 奇闻:罕见的见闻。天下少有的令人惊奇的事情。 | 欧阳山《三家巷》:“天下奇闻,从总司令到一名下等兵,都没有一个共产党员。” |
tiān xià xiōng xiōng天下恟恟 | 形容局势动荡不安,群情喧扰。 | 《旧唐书·任瑰传》:“后主残酷无道,征役不息,天下恟恟,思闻拯乱。” |
qíng tiān dǎ pī lì晴天打霹雳 | 晴天打响雷。比喻突然发生意外的令人震惊的事件。 | 贺敬之《白毛女》:“猛听叫喜儿顶租子,好比晴天打霹雳!” |
tiān kāi tú huà天开图画 | 形容自然景色秀美如画。 | 元·鲜于必仁《折桂令·西山晴雪》:“地展雄藩,天开图画,户削围屏。” |
yǔ tiān dì tóng shòu与天地同寿 | 寿:寿命。与天地一样长久。比喻寿命很长。 | 战国·楚·屈原《九原·涉江》:“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
huàn rì tōu tiān换日偷天 | 比喻暗中改变事物的真相,以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 | 明 屠隆《彩毫记 宫禁生谗》:“叵耐狂生诗太狂,只愁谤语外传扬,但凭换日偷天手,难免嘲风弄月殃。” |
tiān shēng lì zhì天生丽质 | 天生:天然生成。丽质:美丽的姿容。形容女子妩媚艳丽。 | 唐 白居易《长恨歌》:“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
tiān guān dì jù天冠地屦 | 比喻双方相差极大。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日者列传》:“夫卜而有不审,不见夺糈;为人主计而不审,身无所处。此相去远矣,犹天冠地屦也。” |
bù jiàn tiān rì不见天日 | 比喻社会黑暗,见不到一点光明。 | 宋 魏泰《东轩笔录》第八卷:“福州之人,以为终世不见天日也,岂料端公赐问。” |
tiān wài fēi lái天外飞来 | 天外:意料不到的地方。后指事情出乎意料地发生,凭空而来。 | |
tiān wú níng rì天无宁日 | 宁:安定。没有一天安宁的时候。 | 梁斌《红旗谱》第一卷:“自从孙大炮革起命来,把清朝的江山推到,天无宁日。” |
tiān xiāng guó sè天香国色 | 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 唐 李濬《松窗杂录》:“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 |
zhuǎn rì huí tiān转日回天 | 见“转日回天”。 |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 |
nì tiān fàn shùn逆天犯顺 | 背逆天意正道。 | 《周书·齐炀王宪传》:“直若逆天犯顺,此则自取灭亡。” |
tiān cóng rén yuán天从人原 | 谓事情的发展恰如所望。 | |
shàng tiān wú lù,rù dì wú mén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 形容无路可走的窘迫处境。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法眼宗 西余体柔禅师》:“进前即触途成滞,退后即噎气填胸,直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
bái yī tiān shǐ白衣天使 | 指护士。 | 海岩《堕落人间》:“既然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在救死扶伤时要以二十块钱和一瓶酸奶为前提,既然这一切……” |
nán yú shàng tiān难于上天 | 比上天还难。形容极其困难,不易实现。 | 汉 枚乘《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 |
zhī shǒu qíng tiān只手擎天 | 擎:举。一只手能把天举起。形容本领很大。 | 清·夏敬渠《野臾曝言》第111回:“前日令先生陈奏功绩,朕已惊叹为古今未有,今观东宫所奏,方知先生尚未道其十之一二,先生真只手擎天者也。” |
zhān tiān liàn què瞻天恋阙 | 瞻:视,望;阙:古代宫殿外的高建筑物;天、阙:借指帝王。仰望、依恋帝王,形容臣下留恋朝廷。 | 清·洪楝园《警黄钟》第五出:“臣无任瞻天恋阙,激切屏营之至。” |
tiān zī guó sè天姿国色 | 天姿:天生的姿色;国色:女子美色冠绝全国。旧时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 《公羊传 昭公三十一年》:“颜夫人者,妪盈女也,国色也。《汉武帝内传》:“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