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天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shén bīng tiān jiāng神兵天将 | 比喻英勇善战、行动迅捷的军队。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5回:“只见风尽随着宋军乱滚,半空中又是一声霹雳,无数神兵天将,杀将下来。” |
tiān dì shén míng天地神明 | 指上天和神灵。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7回:“童贯在马上以手加额,顶礼天地神明道:‘惭愧!脱得这场大难!’” |
nù huǒ chōng tiān怒火冲天 | 形容愤怒之极,无法抑制。 | 老舍《龙须沟》第一幕:“[程娘子]怒火冲天,不顾一切地冲向狗子拚命,却被狗子一把抓住。” |
tiān nù rén yuàn天怒人怨 | 上天震怒;人民怨恨。形容作恶多端;激起普遍愤怒。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自是士林愤痛,人怨天怒,一夫奋臂,举州同声。” |
tiān hūn dì cǎn天昏地惨 | 惨:凄惨,悲伤。天地都感到愁苦、凄惨。形容极其悲惨。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21回:“只见天昏地惨,东西南北,茫然不辨。” |
yǔ miào tiān xià语妙天下 | 形容言语精妙无比。 | 东汉 班固《汉书 贾捐之传》:“君房下笔,言语妙天下。” |
gǎn tiān dì,dòng guǐ shén感天地,动鬼神 | 感:感动。感动天地,使鬼神为之哭泣。形容事迹或文艺作品感人至深。 | 清·黄宗羲《陈苇庵年伯诗序》:“向令风雅而不变,则诗为之道,狭隘而不及情,何以感天地而动鬼神乎?” |
tiān dì zhū miè天地诛灭 | 犹天诛地灭。比喻为天地所不容。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5回:“我等六人中,但有私意者,天地诛灭。” |
hún fēi tiān wài魂飞天外 | 灵魂脱离躯体飞到天空之外。形容惊恐到极点。 | 元 李文蔚《张子房圮桥进履》:“听说罢,魂飞天外,好教我心惊失色。” |
shùn tiān yìng rén顺天应人 | 应:适应,适合。顺应天命,合乎人心。旧时常用于颂扬建立新的朝代。 | 《周易 革》:“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事大矣哉。” |
huàn zhì hū tiān患至呼天 | 患:祸患;呼:喊。形容事前不作准备,灾祸临头,求天救助。 |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二:“患至而后呼天,不亦晚乎!” |
sān fēn tiān xià yǒu qí èr三分天下有其二 | 泛指势力强大。 | 春秋·鲁·孔丘《论语·泰伯》:“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 |
zuì è tāo tiān罪恶滔天 | 滔天:漫天,弥天。形容罪恶极大。 | 宋 周密《齐东野语 景定慧星》:“开庆误国之人,罪恶滔天。” |
tiān xià dà shì天下大势 | 势:形势。指国内外的形势或趋向。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hǎi jiǎo tiān yú海角天隅 | 见“海角天涯”。 | 元·张好古《张生煮海》第四折:“海角天隅,须有日再完整。” |
liàn shí bǔ tiān炼石补天 | 炼:用加热的方法使物质纯净或坚韧。古神话,相传天缺西北,女娲炼五色石补之。比喻施展才能和手段,弥补国家以及政治上的失误。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览冥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 |
dài tiān sāi dì戴天蹐地 | 犹戴天履地。 | 明·方孝孺《曹处士墓碣铭》:“吾先祖考,继世为宋民,戴天蹐地,受德泽者三百余年。” |
dì shàng tiān gōng地上天宫 | 比喻富庶华美的地方。 | 宋 袁褧《枫窗小牍》上卷:“汴中呼余杭百事繁庶,地上天宫。” |
dì shàng tiān guān地上天官 | 比喻社会生活繁华安乐。 | |
tiān zì dì yī hào天字第一号 | 天:天字是《千字文》首句“天地玄黄”的第一个字。指第一或第一类中的第一号。比喻最高的、最大的或最强的。 | 南朝 梁 周兴嗣《千字文》:“天地玄黄” |
tiān bǎo dāng nián天宝当年 | 比喻追忆往昔盛事。天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是唐王朝极盛之时。 | 唐·元稹《元氏长庆集·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
jí tiān jì dì极天际地 | 形容十分高大。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8回:“颂魏公曹操功德‘极天际地,伊周莫及,宜进爵为王’。” |
yǐ tiān xià wéi jǐ rèn以天下为己任 | 把国家的兴衰治乱作为自己的责任。 | 《南史 孔休源传》:“休源风范强正,明练政体,常以天下为己任。” |
tiān zuò zhī hé天作之合 |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结合。形容婚姻美满称心。也可用来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亲密关系。 | 《诗经 大雅 大明》:“文王初载,天作之合。” |
nán yú shàng qīng tiān难于上青天 | 比上天还难。形容极其困难,不易实现。 | 唐 李白《蜀道难》诗:“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
jiā ǒu zì tiān chéng佳偶自天成 | 佳偶:好的配偶;天成:天作之合。指天意安排的美满的婚姻。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良缘由夙缔,佳偶自天成。” |
dì jiǔ tiān cháng地久天长 | 像天和地那样永远存在。常言时间很长;永远不变。(多指双方关系)。 | 先秦 李耳《老子》:“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
tāo tāo zhě tiān xià jiē shì滔滔者天下皆是 | 滔滔:连续不断的样子。洪水弥漫,遍地都是。比喻社会普遍纷乱。比喻低下的人或不良风气比比皆是。 | 春秋·鲁·孔丘《论语·微子》:“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
wú tiān yú shàng,wú dì yú xià无天于上,无地于下 | 原指军将临战奋不顾身。 | 《尉缭子 武议》:“将者死官也。故不得已而用之。无天於上,无地於下,无主於后,无敌於前。” |
shǔ jiǔ hán tiān数九寒天 | 数九: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三九、四九最寒冷。最寒冷的那些日子。 | 清·无名氏《隔帘花影》第十回:“到了那十二月,数九寒天,下的大雪,把破瓦窑门屯住。” |
hún fēi tiān wài,pò sàn jiǔ xiāo魂飞天外,魄散九霄 | 魂:灵魂;魄: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形容惊恐到了极点或受到了极大诱惑而不能自持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3回:“梁中书看了,吓得魂飞天外,魄散九霄。” |
miǎn yán tiān rǎng腼颜天壤 | 腼颜:厚着脸面。天壤:天地,指人世间。形容厚着脸皮活在人世间。 | |
jú tiān shuò dì焮天铄地 | 形容火势炽盛。 | 唐·王维《京兆尹张公德政碑》:“火燎将至,焮天铄地。” |
jú tiān kòu dì局天扣地 | 悲痛诉说貌。语本《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 | 语出《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 |
tiān xià xiōng xiōng天下恟恟 | 形容局势动荡不安,群情喧扰。 | 《旧唐书·任瑰传》:“后主残酷无道,征役不息,天下恟恟,思闻拯乱。” |
hǎi nèi cún zhī jǐ,tiān yá ruò bǐ lín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 四海之内都会有知心朋友;尽管远在天涯海角也像近邻一样。形容思想感情相通;再远也亲近。海内;四海之内;古时候认为中国四周都是海;把国内称为海内;现泛指世界。天涯:天边;比邻:紧靠的边邻。 | 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jú tiān jí dì局天蹐地 | 局:弯腰;蹐:前脚接后脚地小步走。形容惶恐不安的样子,也指窘迫无路的样子。 | 《诗经 小雅 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 |
tiān kōng hǎi kuò天空海阔 | ①谓天地广阔。②常用以形容宏大宽阔。 | 宋·汤恢《满江红》词:“酒醒香销人自瘦,天空海阔春无极。”清·顾炎武《答子德书》:“要希馀光下被,俾暮年迂叟得自遂于天空海阔之间,尤为知己之爱也。”清·高凤翰《砚史》:“墨乡磅礴,天空海阔。” |
tiān kāi tú huà天开图画 | 形容自然景色秀美如画。 | 元·鲜于必仁《折桂令·西山晴雪》:“地展雄藩,天开图画,户削围屏。” |
tiān gāo dì hòu天高地厚 | 原形容天地的广大,后形容恩德极深厚。也比喻事情的艰巨、严重,关系的重大。 | 《诗经 小雅 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脊。” |
gāo tiān hòu dì高天厚地 | ①比喻长久。②比喻深重。 | 明·吴承恩《贺金耻齐翁媪齐寿障词》引:“高天厚地,共启长年。” |
shùn kǒu tán tiān顺口谈天 | 顺:顺便。随便说话聊天。 | 朱自清《择偶记》:“听差原只顺口谈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
hǎi yá tiān jiǎo海涯天角 | 犹言天涯海角。谓僻远的地方。 | 明·刘基《声声慢·咏愁》词:“雨冷云昏日暮,海涯天角轻衾。” |
tiān lún zhī lè天伦之乐 | 家人欢聚一堂;亲密友爱的乐趣。天伦:指父子、兄弟、夫妻等亲属关系。 | 唐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
hǎo tiān liáng yè好天良夜 | ①美好的时节。②好时光,好日子。 | 宋·柳永《女冠子》词:“相思不得长相聚,好天良夜,无端惹起千愁成绪。” |
huí tiān wú lì回天无力 | 回天:比喻力量大,能移转极难挽回的时势;无力:没有力量。比喻局势或病情严重,已无法挽救。 | 清 冯起凤《昔柳摭谈 秋风自悼》:“后探得的耗,万箭攒心,脏腑欲裂。但木已成舟,回天乏术。” |
dé pèi tiān dì德配天地 | 谓道德可与天地匹配。极言道德之高尚盛大。 | 《庄子田子方》:“夫子德配天地,而犹假至言以修心。” |
guǎn zhōng kuī tiān管中窥天 | 管:竹管;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通过竹管子的孔看天。比喻见闻狭隘或看事片面。 | 《庄子 秋水》:“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 |
tiān wáng lǎo zǐ天王老子 | 比喻至尊至贵、最有权威的人。 |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15章:“天王老子也挡不住改霞到生宝的草棚屋做媳妇去!” |
zōu yǎn tán tiān邹衍谈天 |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奭也文具难施……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后因以“邹衍谈天”喻善辩。邹,通“驺”。 |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奭也文具难施……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 |
bù jiàn tiān rì不见天日 | 比喻社会黑暗,见不到一点光明。 | 宋 魏泰《东轩笔录》第八卷:“福州之人,以为终世不见天日也,岂料端公赐问。” |
tiān lǐ zhāo zhāng天理昭彰 | 昭彰:明显。旧称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 | 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三折:“这一个天理昭昭,谁想到有今朝。” |
tiān yá bǐ lín天涯比邻 | 虽然相隔极远,但近如邻居一样。 | 唐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shùn tiān zhě yì,nì tiān zhě láo顺天者逸,逆天者劳 | 顺:顺从;逸:安逸;逆:违背。顺从天理的能够得到安逸,违背天理的就会遭受劳苦。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7回:“岂不闻‘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强之’乎?” |
bì hǎi qīng tiān碧海青天 | 原是形容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凉。后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 | 唐 李商隐《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
áng tóu tiān wài昂头天外 | 昂:抬起。抬起头望着天边。形容态度傲慢或做事脱离实际。 | 鲁迅《书信集 致萧军、萧红》:“他们昂头天外,评论之后,不知那里去了。” |
zhē dì gài tiān遮地盖天 | 同“遮天盖地”。 | 李季《五月端阳·打横山》:“大小据点一扫光,红军和赤卫军遮地盖天。” |
yī chàng xióng jī tiān xià bái一唱雄鸡天下白 | 公鸡一叫,天就亮了。形容东方破晓,长夜宣告结束。指真相大白。 | 唐·李贺《致酒行》:“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鸣呃。” |
rú tiān zhī fú如天之福 | 形容福气特别大。 | 明·叶宪祖《鸾鎞记·挫权》:“把如天之福,没来由选择伊家。” |
tiān guāng yún yǐng天光云影 | 影:影子。天上的光亮,云彩映在水中的影子。 | 宋·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
tiān qīng rì bái天清日白 | 犹言光天化日,大白天。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不然时今日天清日白,在你家里搜出人腿来,人目昭彰,一传出去,不到得轻放过了你。” |
yìng tiān cóng wù应天从物 | 应:接受。适应天命,顺从人心。 | 《周书·武帝纪》:“朕应天从物,伐罪吊民,一鼓而荡平阳,再举而摧劲敌。” |
zòng héng tiān xià纵横天下 | 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 | 元 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一折:“黄巢纵横天下,朝中文武并不以社稷为重。” |
tuō tiān lòu wǎng脱天漏网 | 谓不受约束地胡作非为。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6回:“从前只有九姨太有些,脱天漏网的事做的顶多,银子少了不要,至少五百起码,以及几千几万不等。” |
tiān lǐ bù róng天理不容 | 天理:天道;容:容忍、宽容。旧指做事残忍,灭绝人性,为天理所不容。 | 元 无名氏《朱砂担》第四折:“才见得冤冤相报,方信道天理难容。” |
tiān bēng dì jiě天崩地解 | 比喻重大的事变。也形容巨大的声响。同“天崩地坼”。 | 清·黄宗羲《留别海昌同学序》:“天崩地解,落然无与我事。” |
tiān shàng rén jiān天上人间 | 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人间。多比喻境遇完全不同。 | 南唐·李煜《浪淘沙》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tiān dào rén shì天道人事 | 天道:天理。人事:人力所能做到的事。天道人事不可违背。意谓大势所趋。《元史·谦希宪传》:“因为书与宋四川统制余玠,谕以天道人事,玠得书愧感自守,不敢复轻动。”清·郑板桥《雍正十年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嗟呼!不知此正所谓天道人事也。” | 《元史·谦希宪传》:“因为书与宋四川统制余玠,谕以天道人事,玠得书愧感自守,不敢复轻动。” |
tiān yáo dì yuǎn天遥地远 | 形容极其高远。 | 宋·赵佶《燕山亭·北行见杏花》词:“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
chái tiān gǎi yù柴天改玉 | 指改朝换代。柴天,烧柴祭天;改玉,改换佩玉。 | 清 黄宗羲《余恭人传》:“柴天改玉之交,皇风未畅,鼎族阽危,谣言沸火。” |
zhē tiān yìng rì遮天映日 | 同“遮天蔽日”。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回:“高继能把蜈蜂袋一抖,好蜈蜂!遮天映日,若骤雨飞蝗。” |
kāi wù dǔ tiān开雾睹天 | 比喻使人豁然开朗。 | 汉 徐干《中论 审大臣》:“文王之识也,灼然若披云而见日,霍然若开雾而观天。” |
cháng jiāng tiān xiǎn长江天险 | 长江为天然的壕沟。形容长江地势险要,不可逾越。 | 《新刊大宋宣和遗事》:“南阳密迩中原,易以号召四方;又有长江天险,可以固守。” |
tì tiān xíng dào替天行道 | 代上天主持公道。封建社会里农民起义多以此作为动员、组织群众的口号。 |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你山上头领,都是替天行道的好汉。” |
tiān gāo huáng dì yuǎn天高皇帝远 | 原指偏僻的地方,中央的权力达不到。现泛指机构离开领导机关远,遇事自作主张,不受约束。 | 元 无名氏《台温处树旗谣》:“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 |
tiān sù mǎ jiǎo天粟马角 | 天雨粟,马生角。谓不可能实现的事。 | 《史记·刺客列传论》:“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太过。” |
tiān jīng dì yì天经地义 | 经:道;原则;义:正理。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比喻理所当然;不可置疑。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
àn wú tiān rì暗无天日 | 暗:黑暗;天日:天和太阳;比喻光明。黑暗得看不到一点光明。形容社会极端黑暗;无理可言;无法可依。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老龙舡户》:“剖腹沉石,惨冤已甚,而木雕之有司,绝不少关痛痒,岂特粤东之暗无天日哉!” |
tiān xià lǎo guā yī bān hēi天下老鸹一般黑 | 比喻坏人坏事各地都差不多,到处都是一样黑暗。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众人笑道:‘这更奇了!天下老鸹一般黑,岂有两样的?’” |
tiān xià wéi yī天下为一 | 一:统一。指国家统一 | 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今天下为一,春秋之义,王者无外,偃修封域中,而辞以出境何也。” |
tiān luó dì wǎng天罗地网 | 天空和地面所张设的罗网。比喻严密的包围圈。多指对敌人、逃犯的严密的防范。罗:捕鸟的网。 | 元 无名氏《锁魔镜》第三折:“天兵下了天罗地网者,休要走了两洞妖魔。” |
dǎ kāi tiān chuāng shuō liàng huà打开天窗说亮话 | 比喻无须规避,公开说明。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打开天窗说亮话’,还不是等姓贾的过来尽点心,只要晚生出把力,你们老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
chēng tiān zhǔ dì撑天拄地 | 犹言顶天立地。 | 《朱子全书》卷九:“圣人只是常欲扶持这个道理,教他撑天拄地。” |
hēi tiān bái rì黑天白日 | 白天和黑夜;整日整夜。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五:“工作队和农工会,黑天白日,川流不息地有人看望。” |
zhǐ chǐ tiān yá咫尺天涯 | 比喻距离虽近;却像远在天边一样(咫:古代长度单位;八寸;天涯:天边)。 | 唐 李中《宫词二首》:“门锁帘垂月影斜,翠华咫尺隔天涯。” |
hǎi jiǎo tiān yá海角天涯 | 形容极远的地方,或彼此相隔极远。 | 唐 白居易《浔阳春 春生》诗:“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
mí tiān dà huǎng迷天大谎 | 迷:通“弥”。极大的谎话 | 茅盾《子夜》:“她这临时诌起来的谎居然合式,她心里更加有把握了。她决定把这迷天大谎再推进一些。” |
píng bù dēng tiān平步登天 | 比喻一下子就达到很高的地位或境界。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2卷:“滞色已开,只在三日内自有奇遇,平步登天。” |
qíng tiān niè hǎi情天孽海 | 孽:罪恶。天大的情欲,罪孽的深渊。旧指男女深深地陷入情海。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贵族之女,俱属从情天孽海而来。” |
tiān wú jué rén zhī lù天无绝人之路 | 天下不会断绝人的出路,把人困死。比喻人虽一时处于绝境,但终归可以找到出路。 | 元 无名氏《货郎担》第四折:“果然天无绝人之路,只是那东北上摇下一只船来。” |
nán rú dēng tiān难如登天 | 形容难办的事。 | |
hēi dì hūn tiān黑地昏天 | 形容极其黑暗腐朽。亦比喻黑暗腐朽的社会。 | 清·孙雨林《皖江血·狱会》:“然野蛮政府,黑地昏天,如此收场,弟来恐亦难免也。” |
zhèn tiān shuò dì震天铄地 | 震:震动;铄:照亮。震动和照亮大地。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或某一事件令人惊骇。 | 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17节:“吾敢信卷土重来之机会,震天铄地之奇观,其决不远也。” |
lài xiā má xiǎng chī tiān é ròu癞虾蟆想吃天鹅肉 | 比喻人没有自知之明,一心想得到不能到手的东西。痴心妄想。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回:“平儿说道:‘癞虾蟆想吃天鹅肉,没人伦的混帐东西,起这样念头,叫他不得好死。’” |
hǎi kuò tiān gāo海阔天高 | 喻天地广阔,征程遥远。 | 唐·刘氏瑶《杂曲歌辞·暗别离》:“青鸾脉脉西飞去,海阔天高不知处。” |
tiān xiàng jí rén天相吉人 | 相:保佑,帮助;吉人:善人。好人会得到天的帮助。 | 元·施惠《幽闺记·兄弟弹冠》:“违和,天相吉人身痊可,却望节饮食,休劳碌。” |
hàn fēi lì tiān翰飞戾天 | 飞到高空。比喻仕宦的飞黄腾达。 | |
tuī tiān qiǎng dì推天抢地 | 形容乱推乱搡。 | 元·无名氏《神奴儿》第一折:“大嫂你靠这壁,休推天抢地。” |
mù kōng tiān xià目空天下 | 比喻目中无人、狂妄或自负之甚。 |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隋炀帝》:“则亿而中,为而成,心无顾恤而目空天下。” |
nì lǐ wéi tiān逆理违天 | 逆:违反;悖:违背。违背天道常理。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宝剑记·避难遇义》:“我存仁义,肯从他逆理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