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百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百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bǎi dú bú yàn百读不厌厌:厌烦;厌倦。反复阅读也不感到厌倦。形容诗文含义精深;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宋 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诗:“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bǎi líng bǎi yàn百灵百验验:效验,灵验。测算预卜十分灵验。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1卷:“人多晓得柳庄神相,却不知其子志彻传了父术,也是一个百灵百验的。”
bǎi móu qiān jì百谋千计犹千方百计。元 关汉卿《魔合罗》第四折:“这其间详细,索用心机,要搜寻百谋千计。”
yī yán chāo bǎi zǒng一言抄百总抄:包括;百总:全部。一句话包括了全部,再也不改变。指打定了主意。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那知他打定了九牛拉不转的主意,一言抄百总,任是谁说,算是去定了。”
bǎi nián nán yù百年难遇百年也碰不到。形容罕见或很不容易碰到。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三回:“咱学生奉御差来送小姐一场,也是百年难遇。”
yī rì fū qī bǎi rì ēn一日夫妻百日恩一旦结为夫妻,就有经久不衰的深厚恩情。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3回:“常言一日夫妻百日恩,相随百步也有徘徊之意,一个热突突人儿,指头儿似的少了一个,如何不想不疼不思念的!”
bǎi xià bǎi quán百下百全犹言百发百中,万无一失。汉 班固《汉书 冯奉世传》:“以将军材质之美,奋精兵,诛不轨,百下百全之道也。”
yǐ yī jǐng bǎi以一警百警:警戒;警告。惩罚一人以警戒众人。东汉 班固《汉书 尹翁归传》:“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bǎi nián zhī bǐng百年之柄柄:权柄。形容长久的大权。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彪传》:“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
bǎi huā qí fàng,bǎi jiā zhēng míng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比喻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发展与争论。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
yī liǎo bǎi dàng一了百当指办事妥当、彻底。明 张居正《答山东巡抚何来山》:“清丈事,实百年旷举,宜及仆在位,务为一了百当。”
qiān xīn bǎi kǔ千辛百苦辛:劳苦。许许多多的艰难困苦。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1卷:“如今说一个妓家故事,虽比不得李亚仙、梁夫人恁般大才,却也在千辛百苦中熬炼过来,助夫成家。”
sì bǎi sì bìng四百四病谓四肢百体的四时病痛。泛指各种疾病。《三国志平话》上卷:“学究用手揭起匣盖,只有文书一卷,取出看罢,即是医治四百四病之书。”
bǎi zú zhī chóng百足之虫百足:一种多节多足的爬虫,即马陆。比喻有实力基础的势力,虽一时败落,但不会很快彻底垮台。也指某一恶势力被摧垮后余孽尚存。明 徐学谟《归有园尘谈》:“吝者自能致富,然一有事则为过街老鼠;侠者或致破家,然一有事则为百足之虫。”
shì bàn gōng bǎi事半功百同“事半功倍”。清·魏源《道光丙戎海运记》:“因利乘便,事半功百,而元代所未有也。”
bǎi shì liú fāng百世流芳美名永传于后世。明 徐霖《绣襦记 逼娃逢迎》:“贱人不思忖,良家且淫奔。你既落烟花寨,休思百世流芳也。”
liú fāng bǎi shì留芳百世美好形象永不磨灭,不会被忘却。
bǎi shì shī百世师品德学问可以做为百代的表率。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
bǎi jǔ bǎi quán百举百全每次行动都能完成其事,形容事事得心应手,都能取得好的效果。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郭嘉传》:“夫智者审于量主,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
zuò yōng bǎi chéng坐拥百城有一万卷书,胜似管理一百座城的大官。比喻藏书极丰富。北齐 魏收《魏书 李谧传》:“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
qiān mó bǎi shé千磨百折形容受磨难、遭曲折之多。清·曾国藩《江忠烈公神道碑铭》:“人怀忠愤,如报私仇,千磨百折,有进无休。”
bǎi nián dào lǎo百年到老指夫妻共同生活到老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6回:“只愿他过了门,两口子和和顺顺的百年到老,我就心安了。”
yī yǐ dāng bǎi一以当百一人抵过百人。极言勇猛。清·李渔《比目鱼》第十四回:“楚玉也自领全军杀将前去。及至两不相对,真个人强马壮,一以当百。杀得那些山贼,抱头而窜。”
yī bù yā zhòng,bǎi bù suí yī一不压众,百不随一少数敌不过多数。
bǎi guǐ zhòng mèi百鬼众魅各种妖魔鬼怪。《后汉书 方术传下 解奴辜》:“章帝时有寿光侯者,能劾百鬼众魅,令自缚见形。”
bǎi zú bù jiāng百足不僵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章炳麟《政闻社社员大会破坏状》:“即观今日缅甸,已并于英,而本邦土司,以弹丸黑子之地,犹足自保,非人自为首、百足不僵之势耶!”
yī chuán shí,shí chuán bǎi一传十,十传百原指疾病传染,后形容消息传播极快。宋 陶彀《清异录 丧葬义疾》:“一传十,十传百,展转无穷,故号义疾。”
bǎi xīng bù rú yī yuè百星不如一月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质优。《淮南子·说林训》:“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十牖之开,不如一户之明。”
jiān yī jǐng bǎi歼一警百杀一个人来敬告一批人。清 夏燮《<中西纪事>后序》:“歼一警百,消其观望。”
yōng shū bǎi chéng拥书百城比喻藏书极其丰富或嗜书之深。《魏书 逸士传 李谧》:“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
bǎi huì nán cí百喙难辞喙:嘴,借指人的嘴。指纵有众多百口也很难解释。清 夏燮《中西纪事 江上议款》:“江自以卖城之罪百喙难辞,因乘间自尽。”
běn zhī bǎi shì本枝百世指子孙昌盛,百代不衰。见“本支百世”。
běn zhī bǎi shì本支百世指子孙昌盛,百代不衰。《诗 大雅 文王》:“文王孙子,本支百世。”毛传:“本,本宗也;支,支子也。”郑玄笺:“其子孙适为天子,庶为诸侯,皆百世。”
bǎi chǐ wú zhī百尺无枝比喻罕见的大而有用之材。汉 枚乘《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
bǎi zhàng gān tóu百丈竿头佛教语,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达到很高境界。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景岑禅师》:“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bǎi suì qiān qiū百岁千秋一百年,一千载。形容岁月漫长,历时很久。明 康海《王兰卿》第三折:“便活到百岁千秋索一死,则不如另寻个身计。”
bǎi xià bǎi zháo百下百着犹言百发百中,万无一失。同“百下百全”。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回:“我每日送他一尾金色鲤,他就与我袖传一课。依方位,百下百着。”
bā bǎi yīn jiāo八百姻娇姻娇:美女。指美女众多。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他双瞎,便宜的八百姻娇比并他,也未必强如俺娘娘带破赚丹青画。”
rén wú yǒu qiān rì hǎo,huā wú yǒu bǎi rì hóng人无有千日好,花无有百日红指人的青春短暂。比喻好景不长或友情难以持久。元·史九敬先《庄周梦》第一折:“想人生百岁翁,似花飞一阵风,人无有千日好,花无有百日红。”
bǎi wú suǒ jì百无所忌百:一切;忌:忌讳。什么都不忌讳。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75卷:“药成之后,百无所忌。”
qiān chuāng bǎi kǒng千疮百孔形容漏洞、弊病很多,或破坏的程度严重。清 李渔《意中缘 毒饵》:“虽然得些润笔之资,以助薪水,究竟这千疮百孔,那里补救得来。”
jīng shǐ bǎi zǐ经史百子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议论证据古今,出入经史百子。”
bǎi bù shī yī百不失一失:过失,错误。万无一失。形容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会失误。东汉 王充《论衡 须颂》:“从门应庭,听堂室之言,什而失九;如升堂窥室,百不失一。”
bǎi mèi qiān jiāo百媚千娇媚、娇:美好。形容女子姿态美好。南朝 陈 徐陵《杂曲》诗:“绿黛红颜两相发,千娇百态情无歇。”唐 张文成《游仙窟》:“千娇百媚,造次无可比方;弱体轻身,谈之不能备尽。”
fú shī bǎi wàn,liú xuè qiān lǐ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尸:横尸在地。形容杀人众多。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bǎi wú yī kān百无一堪指百人中无一人能胜任。《旧唐书 郭子仪传》:“盖以六军之兵,素非精练,皆市肆屠沽之人,务挂虚名,苟避征赋,及驱以就战,百无一堪。”
bǎi yuē bǎi pàn百约百叛约:约定。多次订约,多次背叛。形容毫无信用。汉·桓宽《盐铁论·和亲》:“反复无信,百约百叛。”
bǎi zǎi shù rén百载树人培育人才需要百年。指育才是百年大计,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同“百年树人”。粤剧《搜书院》第五幕第二场:“百载树人是我一生抱负。”
bǎi nián dà jì百年大计百年:泛指长久;计:策略。关系到长远利益的计划或措施。清 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数月之间,而其权力已深入巩固,而百年大计于以定矣。”
yī xiè bǎi lǐ一泻百里见“一泻千里”。唐·韩愈《贞女峡》诗:“悬流轰轰射水府,一泻百里翻云涛。”
yú lóng bǎi biàn鱼龙百变像鱼龙那样变化多端。北周·庾信《谢滕王集序启》:“譬其毫翰,则风雨争飞;论其文采,则鱼龙百变。”
qiān bǎi wéi qún千百为群成百上千聚集成群。明·余继登《典故纪闻》第14卷:“自是以后,千百为群,禁之不能止,为国之蠹甚矣。”
bǎi huì hán yīng百卉含英卉:草的总称;英:花。指各种鲜花同时盛开,万紫千红。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传》:“开岁发春兮,百卉含英。”
bǎi lǐ zhī cái百里之才百里:方圆百里之地;才:才能。指能治理方圆百里地区的人才。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7回:“庞士元非百里之才。”
tān shū yōng bǎi chéng摊书拥百城比喻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同“摊书傲百城”。
lòu dòng bǎi chū漏洞百出漏洞:不周密的地方;百出:形容出现次数很多。破漏的地方非常多。比喻说话、写文章或做事破绽很多。姚雪垠《<歧路灯>序》:“我们从《歧路灯》中感到亲切的部分往往不是道貌岸然的人物,而是各种世俗人物,同时也看出来封建礼教和制度的漏洞百出。”
bǎi bù yī cún百不一存一百个里面没有留下一个。表示丧失殆尽。北周 宇文逌《<庾信集>序》:“昔在阳都,有集十四卷,值太清罹乱,百不一存。”
bǎi zhuàn qiān shēng百啭千声形容鸟鸣声婉转多样。宋 欧阳修《画眉鸟》诗:“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bǎi huì nán biàn百喙难辩喙:嘴,借指人的嘴。指纵有众多百口也很难辩解。同“百口莫辩”。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三十六回:“此时证据显然,百喙难辩。荣复证成延广罪案十条,每服一事,即授一筹。”
bǎi bǎo wàn huò百宝万货指大量珍宝财物。清 龚自珍《尊隐》:“天下法宗礼,族归心,鬼归祀,大川归道,百宝万货,人功精英,不翼而飞,府于京师。”
qiān fēng bǎi zhàng千峰百嶂形容山峦重迭。宋·陆游《晚泊》:“身游万死一生地,路入千峰百嶂中。”
bǎi kǒu tóng shēng百口同声大家所说的都一样。清 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十一回:“时已亭午,小珠跌坐坟下,哭个不住。末后秃头与跟人劝止,大众百口同声,小珠方停了哭,谢了善人村父老,就到秃头家来。”
bǎi wú shī yī百无失一百:很多;失:差错。指非常有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成败在于决断,以此参之,万不失一。”
qiān jiāo bǎi mèi千娇百媚娇:美丽可爱;媚:美好。旧时形容女子长得美好。唐 张鷟《游仙窟》:“千娇百媚,造次无可比方;弱体轻身,谈之不能备尽。”
róu cháng bǎi zhuǎn柔肠百转形容情思缠绵,翻腾不已。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7回:“秋痕被跛脚提醒这一句,柔肠百转,方觉一股刺骨的悲酸,非常沉痛。”
bǎi yàng líng lóng百样玲珑百:多;玲珑:玲珑敏捷。各方面都表现得灵活敏捷。清·洪昇《长生殿·悻恩》:“他情性多骄纵,恃天生百样玲珑。”
bǎi shì bù yì百世不易千秋万代永不改变。《汉书 邹阳传》:“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臣愿大王孰计而身行之,此百世不易之道也。”
zhōng shēn ràng lù,bù wǎng bǎi bù终身让路,不枉百步枉:白白地,冤枉。一辈子给人让路,也不会多走一百步冤枉路。比喻对人谦让不会有什么损失。《新唐书·朱敬则传》:“敬则兄仁轨……尝诲子弟曰:‘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
qiān zāi bǎi nán千灾百难多灾多难。梁遇春《寄给一个失恋人的信(一)》:“这个记忆已很值得好好保存起来,作这千灾百难人生的慰藉。”
bǎi mì yī shū百密一疏在极周密的考虑中偶然出现了一点疏忽。清 魏源《庸易通义》:“至道问学之有知无行,分温故为存心,知新为致知,而敦厚为存心,崇礼为致知,此皆百密一疏。”
bǎi cí mò biàn百辞莫辩用任何话语都无法辩白。鲁迅《准风月谈·后记》:“被责难者处于时势潮流之下,百辞莫辩,辩则反动更为证实。”
bǎi fèi jù zuò百废具作指一切废置的事都兴办起来。同“百废俱兴”。清 管同《恩县四女祠碑》:“阳湖孙使君督粮山东,起痿瞭矇,百废具作。”
bǎi èr guān hé百二关河比喻山河险固之地。同“百二山河”。金 元好问《岐阳》诗之二:“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
qiān liǎo bǎi liǎo千了百了了:完了,结束。比喻一切都非常妥贴。
bǎi shùn qiān suí百顺千随形容什么都顺从。同“百依百随”。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六:“李将军见他聪明伶俐,知书晓事,爱得他如珠似玉一般,十分抬举,百顺千随。”
bǎi jiā zhēng míng百家争鸣百家:原指先秦时代各种思想流派;后指各种政治、学术思想;鸣:指发表意见。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道、法、墨、阴阳、名、纵横、杂、农等名家称为诸子百家。他们各自著书立说;在政治上、学术上展开争论呈现出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今指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东汉 班固《汉书 艺文志》:“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联合诸侯。”
bǎi lǜ yī zhì百虑一致指使各种不同的思想归于一致。语出《易 系辞下》:“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bǎi nián zhī yè百年之业百年的事业。指长远的事业。东汉·班固《西都赋》:“国藉十世之基,家承百年之业。”
rén bǎi qí shēn人百其身百其身:自身死一百次。别人愿意死一百次来换取死者的复生。表示对死者极沉痛的悼念。《诗·秦风·黄鸟》:“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sì zhī bǎi hái四肢百骸人体的各个部分。泛指全身。宋·文天祥《高沙道中》诗:“四肢与百骸,屈曲如杯锩。”
xiōng zhōng bǎi wàn bīng胸中百万兵比喻胸怀雄谋大略。元·王实甫《西厢记·崔莺莺夜听琴》第二折:“凭着你灭寇功,举将能,两般儿功效如红定,为甚俺莺娘心下十分顺,都只为君瑞胸中有百万兵。”
yī yè fū qī bǎi yè ēn一夜夫妻百夜恩一旦结为夫妻,就会产生深厚的感情。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可不道一夜夫妻百夜恩,你可便息怒停嗔。”
bǎi tīng bù yàn百听不厌形容乐曲或歌曲好听,使人听多少遍也不厌烦。
bǎi rěn chéng jīn百忍成金形容忍耐的可贵。《旧唐书 孝友传 张公艺》:“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过郓州,亲幸其宅,问其义由。其人请纸笔,但书百余‘忍’字。”
zhǐ zhǔn zhōu guān fàng huǒ,bù xǔ bǎi xìng diǎn dēng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州官:一州的长官。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没有正当活动的自由。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5回:“不料我们大老爷先护在里头,连问也不叫我问一声儿,可见他们官官相护,这才是‘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古人说的话是再不得错的。”
yī fèi bǎi shēng一吠百声即一犬吠形,百犬吠声。明·何景明《上杨邃庵书》:“群猜共怒,一吠百声,持辩风起,发言雷同矣。”
qiān huí bǎi zhuǎn千回百转形容反复回旋或进程曲折。元 范居中《秋思》:“我这里千回右转自彷徨,撇不下多情数桩。”
bǎi shēn mò shú百身莫赎百身:自身死一百次;赎:抵。拿一百个我,也无法把你换回来了。表示极沉痛地悼念。唐 白居易《祭崔相公文》:“丘园未归,馆舍先捐。百身莫赎,一梦不还。”
bǎi zú zhī chóng,zhì duàn bù jué百足之虫,至断不蹶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同“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文选 曹冏〈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李善注引《鲁连子》:“百足之虫,至断不蹶者,持之者众也。”
bǎi líng bǎi lì百伶百俐形容非常聪明乖巧。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李玉英狱中讼冤》:“那焦氏生得有六七分颜色,女工针指,却也百伶百俐,只是心肠有些狠毒。”
bǎi lóng zhī zhì百龙之智龙:公孙龙,战国时期名家代表,著有《公孙龙子》;智:智慧,聪明。100个公孙龙的智慧。形容非常聪明。《孔丛子·公孙龙》:“虽百龙之智,固不能当其前也。”
bǎi chǐ gān tóu,gèng jìn yī bù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宋 朱熹《答陈同甫书》:“但鄙意更欲贤者百丈竿头进取一步,将来不作三代以下人物。”
bǎi huì rú yī百喙如一犹言众口一辞。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看法或意见一致。清 王夫之《孝烈传》:“唯习闻湘人之言,百喙如一者若此。”
bǎi zhàn bù dài百战不殆殆:危险。作战百次也不失败。形容每战必胜。先秦 孙武《孙子 谋攻》:“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yī zhì bǎi lǜ一致百虑一致:趋向相同;百虑:各种考虑。趋向虽然相同,却有各种考虑。儒家指虑虽种种,理归于一。《周易 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bǎi gǎn jiāo jí百感交集百:形容多;感:感想;情感;交集:指不同的感情同时发生。形容许多感情交织在一起。宋 陈亮《龙川集 祭喻夏卿文》:“泪涕横腮,非以邂逅。百感交集,微我有咎。”
yú ròu bǎi xìng鱼肉百姓鱼肉:指受宰割者。后比喻用暴力欺凌,任意残害无辜的人们。《后汉书 仲长统传》:“于是骄逸自恣,志意无厌,鱼肉百姓,以盈其欲。”
bǎi èr jīn ōu百二金瓯比喻山河险固之地。同“百二山河”。宁调元《壬子感事》诗之三:“五千貂锦张旗鼓,百二金瓯资栋梁。”
yī bǎi èr shí háng一百二十行犹三百六十行。指各种行业。《宣和遗事》前集:“[微宗等]无日歌欢作乐,遂于宫中内列为市肆,令其宫女卖茶卖酒及一百二十行经纪买卖皆全。”
bǎi duān dài jǔ百端待举端:头;头绪;待:等待;举:举办;做。很多事情要兴办。周恩来《人民政协共同纲领草案的要点》:“经济建设是百端待举,但须有缓急轻重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