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一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一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yī qù bù fù huán一去不复还复:再;还:回来。一去就不再回来了。比喻事情已成为过去,再不能重现。《史记·刺客列传》:“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yī shēng bù kēng一声不吭一句话也不说。梁实秋《废话》:“犹如两人见面不免说说一句‘今天天气……’之类的话,聊胜于两个人都绷着脸一声不吭而已。”
yǐ qiú yī chěng以求一逞逞:如愿;称心如意。企图一下达到罪恶的目的。
tiān xià wū yā yī bān hēi天下乌鸦一般黑比喻不管哪个地方的剥削者压迫者都是一样的坏。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天下乌鸦一般黑,这儿黑暗、龌龊,别处还不是一样。”
yī miàn ér lǐ一面儿理一方面的理由;片面的道理。
yī wàng ér zhī一望而知一看就明白。清 李绿园《歧路灯》:“又说了一回话,大约言语甜俗,意味粗浅,中藏早是一望而知的。”
yī dāo liǎng duàn一刀两断比喻坚决断绝一切关系。唐 寒山《诗三百三首》:“男儿大丈夫,一刀两断截;人面禽兽心,造作何时歇!”
kě jiàn yī bān可见一斑一斑:豹子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从一点可以推知全貌。清 李汝珍《镜花缘》:“诸如此类,虽未得其皮毛,也略见一斑了。”
yī yán xīng bāng一言兴邦谓一句话可以兴国。《论语·子路》:“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唐·刘禹鍚《唐故相国李公集纪》:“古所谓一言兴邦者,信哉!”
yī zì lián chéng一字连城极言文辞的精妙。《魏书·彭城王勰传》:“黄门侍郎崔光读暮春群臣应诏诗。至勰诗,高祖仍为之改一字……勰曰:‘臣闻《诗》三百,一言可蔽。今陛下赐刊一字,足以价等连城。’”
yī zǐ shī zhāo,mǎn pán jiē shū一子失着,满盘皆输着:下棋落子。指下棋时关键的一步棋走得不当,整盘棋就输了。比喻关键性问题处理不当,结果导致整个失败。李欣《老生常谈·熟视无睹,充耳不闻》:“一子失着,满盘皆输,这是有的。”
yī nuò wú cí一诺无辞一口答应,没有二话。清·张南庄《何典》第四回:“再没有再荐便宜的了,如何不肯?一诺无辞,就同六事鬼去拣了一个黄道好日。”
yùn yòng zhī miào,zài yú yī xīn运用之妙,在于一心妙:巧妙;心:思考,灵活。指兵法运用得巧妙灵活,全在于善于思考。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3回:“汤镇台道:且不要管他,‘运用之妙,在于一心’。”
yī guó sān gōng一国三公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五年》:“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yī chǎng kōng一场空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0回:“枉费心机空费力,雪消春水一场空。”
qiān gǔ yī shí千古一时喻指难得的机会。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今天下之机杼在王,王若出兵以临中原,天下响应,此千古一时也。”
gǒu yán yī xī苟延一息苟延:苟且延续;息:喘息。指勉强维持生命。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则忍耻偷生,苟延一息,冀乐昌破镜,再得重圆。”
qū yī shēn wàn屈一伸万伸:展开。屈身一人之下,凌驾于万人之上。《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专诸曰:‘子视吾之仪,宁类愚者也,何言之鄙夫。夫屈一人之下,必伸万人之上。”
yǎng jūn qiān rì,yòng jūn yī shí养军千日,用军一时指长期供养、训练军队,以备一旦用兵打仗。同“养军千日,用在一朝”。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我养军千日,用军一时。空有满朝文武,那一个与我退的番兵!都是些畏刀避箭的。”
wèi shí yī dīng未识一丁丁:“个”的讹字。不认识一个字,指没有文化的人。亦作“目不识丁”、“不识一丁”。《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huāng zuò yī duī慌做一堆慌:惊慌。惊慌得乱成一团,理不清头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9回:“众兵都在烂泥里慌做一堆。”
yǐ yī zhī wàn以一知万从了解一点到推知其他许多事物。《荀子·非相》:“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bǎo cān yī dùn饱餐一顿指大吃一顿。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0回:“何千户又预备头脑小席,大盘大碗,齐齐整整,连手下人饱餐一顿。”
tiān xià lǎo guā yī bān hēi天下老鸹一般黑比喻坏人坏事各地都差不多,到处都是一样黑暗。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众人笑道:‘这更奇了!天下老鸹一般黑,岂有两样的?’”
tiān xià yī jiā天下一家视天下人为一家,和睦相处。也指全国统一。《礼记·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
yán xíng yī zhì言行一致说的和做的一样。形容人表里如一。宋 赵善璙《自警篇 诚实》:“自此言行一致,表里相应,遇事坦然,常有余裕。”
yī lí yī háo一厘一毫形容极少的数量。宋·朱熹《奏巡历婺衢救荒事件状》:“常山、开化系灾伤极重去处,而常山所放仅及一分六厘有奇;而开化又止一厘一毫而已。”
qiān yì zhī qiú,fēi yī hú zhī bái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镒:古代重量单位,1镒=20两;裘:皮衣。价值千金的皮衣不是一只狐狸腋下白毛制成。比喻治理国家需要众多贤才的力量。战国·宋·墨翟《墨子·亲士》:“是故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yī mén tóng qì一门同气谓同门兄弟。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三回:“他是我一门同气,我怎么不与他出力辨明冤枉。”
bǎi wú yī néng百无一能什么都不会做。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2回:“我自百无一能,虽有忠心,不能得进步。”
kuī jiàn yī bān窥见一斑指只了解一二。《高子遗书 会语九八》:“一向不知阳明、象山学问来历,前在舟中似窥见其一斑。”
yī rén dí一人敌指匹夫之勇,止足以敌一人。语出《孟子 梁惠王下》:“夫抚 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
bǎi huì rú yī百喙如一犹言众口一辞。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看法或意见一致。清 王夫之《孝烈传》:“唯习闻湘人之言,百喙如一者若此。”
pǐ mǎ yī huī匹马一麾一匹马一杆旗。形容勇敢善战。元·脱脱《辽史》卷五十八:“辽太祖匹马一麾,斥地万里,经营四方,末尝宁居,所至乐从,用此道也。”
huí móu yī xiào回眸一笑眸:眼珠。转动眼珠,嫣然一笑。常用以形容女子妩媚的表情。唐·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bǎi wú yī yòng百无一用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形容毫无用处。清 黄景仁《杂感》:“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què yī bù kě阙一不可两种以上因素中,缺少哪一种也不行。
yī zhī yī jié一枝一节①本指树木的枝节。②喻事物之细小部分。明·莫是龙《画说》:“画树之窍,只在多曲,虽一枝一节,无有可直者。”
qiān jīn yī zhì千金一掷形容生活奢侈,用钱没有节制。唐 李白《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诗:“莫惜连船沽美酒,千金一掷买春芳。”
hé liǎng wéi yī合两为一亦作“合二为一”。合两者为一体。《后汉书·杨震传》:“伏见诏书为阿母兴起津城门内第舍,连里竟街,雕修缮饰,穷极巧伎。”李贤注:“合两坊而为一宅。”
zài guǐ yī chē载鬼一车载:乘载。载了一车鬼,比喻十分荒诞。《周易·睽》:“见豕负涂,载鬼一车。”
yī cháo tiān zǐ yī cháo chén一朝天子一朝臣指一个人上台,下面的工作人员就另外换一批。明 汤显祖《牡丹亭 虏谍》:“万里江山万里尘,一朝天子一朝臣。”
yī mìng guī xī一命归西见“一命归阴”。老舍《四世同堂》:“不留神?好,噗哧一下儿,我不就一命归西了吗!”
yī dìng bù yì一定不易易:改变。原指一定下来就不变更,后形容事理正确,不可改变。西汉 刘安《淮南子 主术训》:“今夫权衡规矩,一定而不易,不为秦楚变节,不为胡越改容。”
yī jiàn zhōng qíng一见锺情①指男女之间一见面即产生爱情。②借指对人或事物一看见就发生了很深的感情。
yī shí bā céng dì yù一十八层地狱佛教指极恶众生死后赴受苦之所,包括刀山、火汤、寒冰等十八种。比喻灾难极其深重的境地。也比喻最低的等级。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一回:“判官道:‘此是阴山背后一十八层地狱。’”
yī nán bàn nǚ一男半女指一个子女,一个儿子或女儿。《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员外何不取房娘子,生得一男半女,也不绝了香火。”
qiān rì zhuó chái yī rì shāo千日斫柴一日烧①比喻持久奋斗而一旦成功。②比喻平时积攒,一朝花费。亦作“千日打柴一日烧”。
yī xīn yī lì一心一力同心协力。清·魏源《圣武记》卷九:“自阖营将弁,以及士卒,无不一心一力。”
yī xī yī cháo一夕一朝同“一朝一夕”。《朱子语类》卷十三:“所以圣人垂戎谓:臣弑父,非一夕一朝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yī kǒu bù néng zhuó liǎng chí一口不能著两匙匙:汤匙。一张嘴同时要吃两把汤匙里的食物。比喻贪多。宋·范成大《丙午新正书怀》诗:“口不两匙休足榖,身能几屐莫言钱。”自注:吴谚云:“一口不能著两匙。”
yī lù fēng chén一路风尘形容旅途辛苦。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国舅老爷大喜!国舅老爷一路风尘辛苦。小的听见昨日的头起报马来报,说今日大驾归府,略预备了一杯水酒掸尘,不知赐光谬领否?”
wén yī zhī shí闻一知十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yī kè bù fán liǎng jiā一客不烦两家烦:烦劳,麻烦。一个人全部承担,或由一个人始终成全其事。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堂远禅师》:“一鹤不栖双木,一客不烦两家。”
yī wú suǒ qiú一无所求指没有什么要求或需要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要我给她遮掩个门户;此外一无所求。”
bǎi wú yī kān百无一堪指百人中无一人能胜任。《旧唐书 郭子仪传》:“盖以六军之兵,素非精练,皆市肆屠沽之人,务挂虚名,苟避征赋,及驱以就战,百无一堪。”
yī zhù qíng tiān一柱擎天擎:托起。一根柱托住天。比喻人能担当天下重任。《唐大诏令集 中和三年赐陈敬瑄铁券文》:“卿五山镇地,一柱擎天;气压乾坤,量含宇宙。”
yī fà qiān jūn一发千钧钧:古代重量单位;约等于现在三十斤。千万斤的重量吊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情况万分危急。东汉 班固《汉书 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
yī qí zhòng chǔ一齐众楚一傅众咻。明·王守仁《与辰中诸生书》:“绝学之馀,求道者少,一齐众楚,最易摇夺。”
yī fēn yī lí一分一厘分、厘:金钱单位,1元=10角,1角=10分,1=10厘。形容很少的数量。清·庾岭劳人《蜃楼志》第23回:“你若短了一分一厘,怕不全家处斩?”
bié shù yī zhì别树一帜别:另外;树:建立。另外立起一面旗帜。比喻开创新路另成一家。清 邹容《革命军》第二章:“中国士人,又有一种岸然道貌,根器特异,别树一帜,以号于众者。”
yī xūn yī yóu一熏一莸熏:香草;莸:臭草。比喻善常被恶所掩盖。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四年》:“一熏一莸,十年尚犹有臭。”
zuò yī rì hé shàng zhuàng yī tiān zhōng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俗语。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
qiān jūn yì dé,yī jiàng nán qiú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指将才难得。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陡恁的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yī cháng èr duǎn一长二短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清 李渔《凰求凤 假病》:“若有一长二短,叫我怎生舍得。”
yī fū hè jǐ,qiān rén mò dāng一夫荷戟,千人莫当荷:扛;戟:古兵器。一个人把着关口,一千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攻。《晋书·羊祜传》:“蜀之为国,非不险也,高山寻云霓,深谷肆无景,数马悬车,然后得济,皆言‘一夫荷戟,千人莫当’。”
yī diē bù zhèn一跌不振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同“一蹶不振”。宋 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房次律为宰相,当中原始乱时,虽无大功,亦无甚显过,罢黜盖非其罪。一跌不振,遂至于死。”
nián fù yī nián年复一年一年又一年。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每逢闲暇,无非敲枰相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也不知人间岁月几何。”
xiāng yǔ wéi yī相与为一相与:相互。相互结合成为一体。汉 贾谊《过秦论》:“诸侯恐惧,同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卷第十:“谓之性情,性情相与为一瞑,情亦性也,谓性已善,奈其情何?”
yī háo qiān lǐ一毫千里语本《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豪(毫)牦,缪以千里’。”《大戴礼记·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卢辩注:“据《易说》言也。”谓差错虽微,造成的危害甚大。语出《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豪(毫)牦,缪以千里’。”《大戴礼记·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卢辩注:“据《易说》言也。”
yī cùn guāng yīn yī cùn jīn一寸光阴一寸金一寸光阴:指日影移动一寸;形容很短的时间。形容时间的宝贵。唐 王贞白《白鹿洞》:“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dīng yī mǎo èr丁一卯二丁:通“钉”,这里指榫头;卯:器物上接榫头的孔眼。丁卯合位,一丝不差。形容确实、牢靠。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要说个丁一卯二,不许你差三错四。”
yī fèi bǎi shēng一吠百声即一犬吠形,百犬吠声。明·何景明《上杨邃庵书》:“群猜共怒,一吠百声,持辩风起,发言雷同矣。”
yī biǎo fēi fán一表非凡仪表和普通人不一样。形容人的外表英俊;气度不凡;气宇轩昂。明 吴承恩《西游记》:“适才有东土大唐差来拜佛取经的一个和尚,倒换关文,却一表非凡。”
yī qì hún chéng一气浑成形容诗文首尾贯通,完满自然,不见雕凿。明·谢榛《四溟诗话》卷四:“以诗志别,分韵得‘秋’字,援笔立就,一气浑成。”
yī cháng yī duǎn一长一短形容说话絮叨。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王夫人便一长一短问他今日是那几位堂客,戏文好歹,酒席如何。”
yī zhāo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jǐng shéng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一次被蛇咬了,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也会害怕。老舍《小坡的生日》:“南星摸着头上的大包,颇有点‘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的神气。”
píng dì yī shēng léi平地一声雷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五代 前蜀 韦庄《喜迁莺》词:“凤衔金榜出云来,平地一声雷。”
yī hōng ér sàn一轰而散形容聚在一起的人一下子吵吵嚷嚷地走散了。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8回:“大家才嘻嘻哈哈一轰而散,跑出去了。”
shǐ zhōng rú yī始终如一自始至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梁书 到洽传》:“明公儒学稽古,淳厚笃成,立身行道,终始如一。”
yī shǒu bāo lǎn一手包揽一个人办理全部事情,不容许别人插手。清·李绿园《歧路灯》第43回:“你一手包揽,我只赊我的头钱。”
yī xīn tóng gōng一心同功同心协力,共赴事功。《战国策 中山策》:“当此之时,秦中士卒,以军中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而亲,不谋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
shǎng yī quàn zhòng赏一劝众奖励一个人的先进事迹而鼓励好多人。周 吕尚《阴谋》:“杀一以惩万,赏一而劝众,此明君之威福也。”
qiān jīn yī hù千金一瓠比喻物虽轻贱,关键时得其所用,却十分珍贵。清·王夫之《读<陈书>书后》:“当其乱之难讫,天且萦纡以延衍之;极乎其终,天为尽,天情且息,犹未尝无千金一瓠之几。”
yī yǔ zhōng de一语中的见“一语破的”。马南邨《燕山夜话·交友待客之道》:“这是把虚心看做交友待客的根本态度,真可谓一语中的,抓住了要害。”
zhī qí yī wèi zhī qí èr知其一未知其二只了解事物的一方面,而不了解其他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公知其一,未知其二。”
yī huì yī míng一晦一明一暗一明。常指昼夜循环。《庄子·田子方》:“消息满虚,一晦一明,日改月化。”《淮南子·兵略训》:“一晦一明,孰知其端绪。”
tóng gōng yī tǐ同功一体指功绩和地位相同。西汉 司马迁《史记 黥布列传》:“往年杀彭越,前年杀韩信,此三人者,同功一体之人也。”
yī wèn sān bù zhī一问三不知三不知:指对事的开始、中间和结尾都不知道。不管怎样问;总说不知道。比喻对实际情况了解太少。也作“一问摇头三不知”。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二十七年》:“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年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
rì shèn yī rì日慎一日一天比一天谨慎。形容做事十分小心。《韩非子·初见秦》:“战战栗栗,日慎一日。”
yī jiā zhī lùn一家之论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学说或论著。清·顾炎武《与友人论易书》:“排斥众说,以申一家之论,而通往之路狭矣。”
yī jiàn zhōng qíng一见钟情钟:集中;专注。男女之间一见面就产生很深的感情。清 墨浪子《西湖佳话》:“乃蒙郎君一见钟情,故贱妾有感于心。”
zuì jiā yī děng罪加一等指对罪犯加重处罚。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五回:“你为着吃烟,这才犯法,我们来拿你,倒来吃你的烟,本官知道,办起来罪加一等。”
yī xī yǎn yǎn一息奄奄只有微弱的一口气。形容垂死之状。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七回:“紫鹃等看去,只有一息奄奄,明知劝不过来,惟有守着流泪。”
zhōng shǐ rú yī终始如一终:结束;始:开始。自始自终一个样子。自始至终,一直不变。《荀子 议兵》:“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终始如一。”
bǎi bù yī dài百不一贷犹言无一宽免。《新唐书 酷吏传 来俊臣》:“后信之,诏于丽景门别置狱,敕俊臣等颛按事,百不一贷。”
yī gè bā zhǎng pāi bù xiǎng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事情不会是单方面引起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8回:“‘一个巴掌拍不响’,老的也太不公些,小的也太可恶些。”
yī yú zhī jiàn一隅之见隅:角落。在很狭小的角度里所看见的。比喻片面的见解和主张。明 王守仁《传习录》上卷:“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见,认定以为道止如此。”
kuài mǎ yī biān快马一鞭跑得快的马只着一鞭就行。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六卷:“快马一鞭,快人一言。”
yī qián rú mìng一钱如命一个钱看得象性命那样重。比喻极端吝啬。清 钱泳《履园丛话 报应 刻薄》:“其治家也,事事亲裁,不经奴婢,而一钱如命,恐人侵蚀,不利于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