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一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一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xīn kǒu rú yī心口如一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一样。形容诚实直爽。宋 汪应辰《题续池阳集》:“由是观世之议论,谬于是非邪正之实者,未必心以为是,使士大夫心口如一,岂复有纷纷之患哉!”
yī tà hú tú一榻胡涂见“一塌糊涂”。鲁迅《书信集·致曹靖华》:“《铁流》在北平有翻版了,坏纸错字,弄得一榻胡涂。”
yī bào huán yī bào一报还一报旧时认为做了怎幺样的事,就有怎幺样的报应。也指怎幺对待别人的,也就会得到怎幺样的回报。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做冤仇能做毒,少不的一报还一报。”
dāng yī tiān hé shàng zhuàng yī tiān zhōng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二章:“我这就去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什么不好的呢?”
dīng yī què èr丁一确二明明白白,确确实实。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69卷:“如今人持择言语,丁一确二,一字是一字,一句是一句,便是立诚。”
yī jiàn zhī yáo一箭之遥相当于一箭射程的距离。比喻相距不远。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回:“宋江上得马来,前行的众头领,已去了一箭之地,见宋江和贯忠说话,都勒马伺候。”
yī bì wàn qǐng一碧万顷形容青绿无际。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yī mǎ yī ān一马一鞍比喻一夫一妻,白头偕老。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人各有志,不可相强。便是妇人女子的志向,也有个不同:有的讲究个女貌郎才,不辞非鸦非凤的,就有讲究个穿衣吃饭,只图一马一鞍的。”
míng zhèn yī shí名震一时名声震动当时社会。《新唐书 刘晏传》:“号神童,名震一时。”
yī zhěn nán kē一枕南柯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载,淳于棼梦到槐安国,娶了公主,任南柯太守,享尽富贵荣华。醒后才知道是一场大梦,原来槐安国就是庭前槐树下的蚁穴。后因以“一枕南柯”指一场梦幻。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载,淳于棼梦到槐安国,娶了公主,任南柯太守,享尽富贵荣华。醒后才知道是一场大梦,原来槐安国就是庭前槐树下的蚁穴。
yī rì fū qī bǎi rì ēn一日夫妻百日恩一旦结为夫妻,就有经久不衰的深厚恩情。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3回:“常言一日夫妻百日恩,相随百步也有徘徊之意,一个热突突人儿,指头儿似的少了一个,如何不想不疼不思念的!”
yī fēi chōng tiān一飞冲天比喻平时默默无闻,突然做出了惊人之举。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yī fēn yī lí一分一厘分、厘:金钱单位,1元=10角,1角=10分,1=10厘。形容很少的数量。清·庾岭劳人《蜃楼志》第23回:“你若短了一分一厘,怕不全家处斩?”
wéi yī wú èr唯一无二只有这一个,没有第二个。形容唯一的,没有相同或可以相比的。清·张春帆《九尾龟》第四十九回:“这件事儿,说也话长,真是江苏省内唯一无二的新闻。”
bǎi chǐ gān tóu,gèng jìn yī bù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宋 朱熹《答陈同甫书》:“但鄙意更欲贤者百丈竿头进取一步,将来不作三代以下人物。”
yī zhāo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jǐng shéng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龙门远禅师法嗣》:“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赵州道:‘无意者如何?’师曰:‘一度著蛇咬,怕风了断井索。’”
fǎn gē yī jī反戈一击反:反转;调转;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尖头横刃;长柄;像矛。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比喻掉转方向;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吾与杨军反戈击之。”
yī tuī liǎng sǎng一推两搡形容一再推托。
yī chǐ shuǐ fān téng zuò bǎi zhàng bō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元 王晔《桃花女》第二折:“你将那半句话搬调做十分事,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yī shēng yī shì一生一世一辈子。明 阮大铖《燕子笺 试窘》:“这样一撞,就撞着了,才使得。不然一生一世也只是这样嘴巴骨。”
lì chū yī kǒng利出一孔给予利禄赏赐只有一条途径,那是从事耕战。《管子·国蓄》:“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商君书·弱民》:“利出一孔,则国多物。”
yī zhī yǐ shèn一之已甚见“一之谓甚”。唐·任蕃《梦游录·张生》:“酒至白面少年,复请歌。张妻曰:‘一之已甚,其可再乎?’”
yī dìng zhī guī一定之规一定的规律或规则。比喻已打定的主意。郭小川《新路歌》:“历史的发展,有它新陈代谢的一定之规。”
yī mù shí háng一目十行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宋 刘克庄《杂记六言诗》诗:“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
qiān jūn yī fà千钧一发钧:古时的计量单位;以三十斤为一钧。一根头发上拴着千钧重物。形容万分危急的情形。宋 程珌《程端明公洛水集 丙子轮对札子》第11卷:“肆我祖宗得请于上帝,假手鞑靼,连岁屏除,岌岌之千钧一发矣。”
zhì zhě qiān lǜ,bì yǒu yī shī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智者:聪明人;虑:思考,谋划;失:差错。指聪明人对问题深思熟虑,也难免出现差错。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广武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qiān yáng zhī pí,bù rú yī hú zhī yè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比喻众愚不如一贤。西汉·司马迁《史记·赵世家》:“大夫无罪,吾闻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诸大夫朝,徒闻唯唯,不闻周舍之谔谔,是以忧也。”
yī pēn yī xǐng一喷一醒原指斗鸡用水喷,使之清醒后再斗。后比喻推动督促。唐 韩愈《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
hóng hú gāo fēi,yī jǔ qiān lǐ鸿鹄高飞,一举千里鸿鹄:天鹅。天鹅高高飞翔,一飞千里。指人有雄才大略。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ná yī shǒu拿一手摆架子;要挟。
sòng jūn qiān lǐ,zhōng xū yī bié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君:敬称对方;终:终究。送多远的路,终究要分别。元 无名氏《马陵道》楔子:“哥哥,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哥哥你回去。”
bù jīng yī shì,bù zhǎng yī zhì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智:智慧,见识。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0回:“俗语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我如今知道了,你又该来支问着我了!”
yī mù nán fú一木难扶大楼将要倒塌,不是一根木头能够支撑得住的。比喻崩溃的形势不是一个人所能挽救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4回:“巨闻:‘大厦将倾,一木难扶。’目今库藏空虚,民日生怨,军心俱离,总有良将。”
yī xiāng qíng yuán一厢情原见“一相情原”。
yī shì wú chéng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都没有做成。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无成就。唐 白居易《除夜寄微之》:“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shàng xià yī xīn上下一心上上下下一条心。先秦 荀况《荀子 富国》:“上下一心,三军同力,与之远举极战,则不可。”
yī jiè bù qǔ一介不取一介:一粒芥菜子,形容微小。一点儿小东西也不拿。形容廉洁、守法,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yī chuī yī chàng一吹一唱吹:吹嘘。唱:唱和。两个人说话,互相帮衬。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五卷:“二人一吹一唱,说得颜氏心中哑口无言,心下也生疑惑,委决不下,把一天欢喜,又变为万般愁闷。”
bié shù yī qí别树一旗比喻与众不同,加成一家。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七:“唐义山、香山、牧之、昌黎,同学杜者;今年内其诗集,都有是别树一旗。”
dé yī wàng shí得一望十得:取得;望:希望。才得一分,就想得十分。形容十分贪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7卷:“日夜思算,得一望十,得十望百,堆积上去,分文不舍得妄费。”
yī qiè zhòng shēng一切众生佛教指人类和一切生物。《大智度论》第27卷:“如佛所说,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等,一切众生中佛最第一。”
yī yǔ zhōng de一语中的见“一语破的”。马南邨《燕山夜话·交友待客之道》:“这是把虚心看做交友待客的根本态度,真可谓一语中的,抓住了要害。”
zhōng hé shī zhōu,yī hú qiān jīn中河失舟,一壶千金比喻东西虽然轻微,用得到的时候便十分珍贵。《遏冠子·学问》:“中河失船,一壶千金,贵贱无常,时使物然。”
yī fàn qiān jīn一饭千金比喻重重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yī jiā juàn shǔ一家眷属眷属:家属,亲属。比喻出于同一流派。清·康有为《广艺双楫·本汉》:“《孔庙》、《曹全》是一家眷属,皆以风神逸宕胜。”
fēng xíng yī shī风行一时风行:象刮风一样流行。形容事物在一个时期内非常盛行。清 曾朴《孽海花》第三回:“不是弟妄下雌黄,只怕唐兄印行的《不息斋稿》,虽然风行一时,决不能望《五丁阁稿》的项背哩!”
fēng xíng yī shì风行一世谓一个时期在社会上盛行。胡適《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只有那‘明心见性,不立文字’的禅宗,仍旧风行一世。”
qī hēi yī tuán漆黑一团形容一片黑暗;没有一点光明。也形容对事情一无所知。鲁迅《书信集 致姚克》:“青年又少有精通外国文者,有话难开口,弄得漆黑一团。”
bù kěn yī shì不肯一世一世:同处于一个世界。自视甚高,看不起天下人。形容目空一切、骄横自大。宋·黄庭坚《跋范文正公帖》:“往时苏才翁笔法妙天下,不肯一世人。”
zhī yī wàn bì知一万毕指理解本质,万事尽通。先秦 庄周《庄子 天地》:“通于一而万事毕。”
bā zì méi jiàn yī piě八字没见一撇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 人事》第三卷:“《通俗编》:‘朱子《与刘子澄书》: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人自不领会。’按今有‘八字不见两撇’之谚……凡事无端绪者,谓之八字不曾见两撇。”
yī wō fēng一窝风一个蜂巢里的蜂倾巢出动。形容人多声杂,乱哄哄地一拥而上。曾朴《孽海花》第33回:“长枪短铳,和着铁镖弩箭,一窝风的向日兵聚集处杀去。”
yī jiàn qīng dǎo一见倾倒初次见面就产生爱慕的情感清·西岷山樵《<野叟曝言>序》:“先祖五世以官事过禾中,邂逅水次,一见倾倒。”
yī zī bàn jí一资半级犹一官半职。泛指官职。唐 无名氏《玉泉子 裴晋公度》:“裴晋公度为门下侍郎,过吏部选人官,谓同过给事中曰:‘吾徒侥幸,至于此辈,优与一资半级,何足问也?’”
yī xī yǎn yǎn一息奄奄只有微弱的一口气。形容垂死之状。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七回:“紫鹃等看去,只有一息奄奄,明知劝不过来,惟有守着流泪。”
lüè gāo yī chóu略高一筹筹:筹码,记数用具。略微超过一个码。形容双方比较,稍强一些。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辛十四娘》:“小生所以忝出君上者,以起处数语,略高一筹耳。”
yī xiàn zhī lù一线之路谓一条活路。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六:“若权奸之去,则正当洗肠涤胃。若借温太真之事,为小人开一线之路;借范尧夫之言,为君子忧后来之祸,则失之矣。”
yī yíng yī hé一迎一合迎:逢迎。迎合他人。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也是你不合去杀人处,一迎一合。”
rú chū yī kǒu如出一口象从一张嘴里说出来的。形容许多人说法一样。先秦 韩非《韩非子 内储说下》:“问左右,左右言无有,如出一口。”
yī bān kuī bào一斑窥豹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wàn kǒu yī tán万口一谈千千万万人说同样的话。比喻意见一致。《宋史·胡铨传》:“今内而百官,外而军民,万口一谈,皆欲食伦之肉。”
yī shǒu bāo bàn一手包办操纵一切;独自办理;不须别人插手。清 李绿园《歧路灯》:“你一手包揽,我只晴我的手头钱。”
yī zhī bàn jié一支半节谓一小部分。梁启超《新民说》第八节:“人民之望仁政以得一支半节之权利者,实含有亡国民之根性,明也。”
yī bìng bù qǐ一病不起得病后病情一天天恶化,终至死亡。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2回:“那詹典在途中本就受了些风霜,到家又传了时症,一病不起,呜呼哀哉死了。”
yī yán liǎng yǔ一言两语为数不多的几句话。《玉娇梨》第二回:“倒只愁儿子无真实之才,恐怕一言两语露出马脚。”
shí sǐ yī shēng十死一生形容生命非常危险。汉 贾谊《新书 匈奴》:“爱好有实,已诺可期,十死一生,彼必将至。”
qiān lǜ yī shī千虑一失失:错误。指聪明人的考虑,也会有不周到的地方。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内篇杂下十八》:“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 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yī xiàn xī wàng一线希望还有一点微弱的希望。丁玲《水》:“他们还留着一线希望,这希望使他们一天一天地瘦起来,然而却一天一天地清醒起来了。”
yī qián rú mìng一钱如命一个钱看得象性命那样重。比喻极端吝啬。清 钱泳《履园丛话 报应 刻薄》:“其治家也,事事亲裁,不经奴婢,而一钱如命,恐人侵蚀,不利于己也。”
yī bǐng zhì gōng一秉至公秉:掌握、主持;至:极、最。办事一切都出于公心。形容大公无私。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然而平中丞却不以此为轻重,委差委缺,仍旧是一秉至公。”
yī hū zài nuò一呼再喏听到一声呼唤即连声应答。表示恭顺。《韩诗外传》卷五:“据法守职而不敢为非者,人吏也;当前决意,一呼再喏者,人隶也。”
yī yuān bù liǎng jiāo一渊不两蛟比喻两雄不能并立。《文子 上德》:“一渊不两蛟,一雌不二雄,一即定,两即争。”《淮南子 说山训》:“一渊不两蛟,水定则清正。”
yī qiū yī hè一丘一壑丘:土山;壑:山沟。原指隐者所居之地。后多用以指寄情山水。《汉书 叙传上》:“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品藻》:“端委庙堂,使百官准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yī kǒu xī jìn xī jiāng shuǐ一口吸尽西江水原是一气呵成、贯通万法的意思。后比喻过于性急,想一下子就达到目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居士庞蕴》:“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yī zhēn yī xiàn一针一线一根针;一条线。比喻极细小的或不值钱的东西。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4回:“一针一线,他们也没得收藏。”
yī lù huò sè一路货色一路:同一类。货色:货物。比喻同一类丑货。郭澄清《大刀记》第七章:“叫我看,一进了他们这个大染缸,就全变成一路货色了。”
yī dài zōng chén一代宗臣一个时代中大家所景仰的大臣。亦作“一代鼎臣”。《汉书·萧何曹参传赞》:“淮阴黥布等已灭,唯何参擅功名,位冠群臣,声施后世,为一代之宗臣。”
bù míng yī wén不名一文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六章:“老兄明白,弟半生书剑飘零,寄食江湖,囊中不名一文。”
jué yī cí xióng决一雌雄雌雄:雌性和雄性;比喻胜负、高低。进行较量;分出胜负或高下。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愿与汉王挑战,决一雌雄。”
yī bù yī gè jiǎo yìn一步一个脚印比喻做事踏实。老舍《正红旗下》:“只有正正堂堂,一步一个脚印的妇人才能负此重任。”
yī yú sān fǎn一隅三反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yī yuán fù shǐ一元复始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公羊传 隐公元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
gōng qí yī diǎn,bù jí qí yú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对于人或事不从全面看,只是抓住一点就攻击。多指有偏见的批评。《新华半月刊》1959年第2期:“那些还不觉悟的人就冷眼旁观,吹毛求疵,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yī shǒu dú pāi,suī jí wú shēng一手独拍,虽疾无声疾:急速,猛烈。比喻一个人或单方面的力量难以办事。《韩非子·功名》:“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yī wán ní fēng hán gǔ guān一丸泥封函谷关丸泥:一点泥,比喻少;封:封闭;关:关隘。用一个小泥丸就能把函谷关封闭。形容地势险要,只要少量兵力就可以把守。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隗嚣传》:“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
yī shí yī kè一时一刻指非常短暂的时间。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2卷:“可怜今日我无钱,一时一刻如长年。”
yī yè bì mù,bù jiàn tài shān一叶蔽目,不见泰山蔽:遮挡;泰山:山名。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鹗冠子·天则》:“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
jiàn qí yī wèi jiàn qí èr见其一未见其二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还有另一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诗经 小雅 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它。”
yī guō duān一锅端比喻一下子全拿出来,没有剩余或比喻一下子全部消灭。李晓明《平原枪声》:“不要说一个毛孩子,就是三两排人我也可以给他一锅端了!”
yī xiào qīng chéng一笑倾城《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后因以“一笑倾城”形容女子的绝色。《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jǔ guó yī zhì举国一致全国上下,团结一致。毛泽东《论持久战》:“所有问题的中心点还是中国全体人民团结起来,树立举国一致的抗日阵线。”
jiǔ dǐng yī sī九鼎一丝同千钧一发,比喻非常危急。明 宋濂《同公塔铭》:“呜呼,贤首之宗不振久矣,凛乎若九鼎一丝之悬。”
yī fā pò dì一发破的发:射出;的:箭靶的中心。一箭就射中箭靶中心。比喻一下子就击中目标或一句话就击中要害。《晋书·王济传》:“恺亦自恃其能,令济先射,一发破的。”
biǎo lǐ yī zhì表里一致里外一致,指思想与言行完全一致。明 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
yī cháng liǎng duǎn一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06回:“娘娘倘有一长两短,小尼岂肯独活。”
yī máo bù bá一毛不拔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出来。形容为人十分吝啬;自私。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fēng mǐ yī shì风靡一世靡:倒下;风靡:风行。随风一边倒。形容事物在一个时期内非常流行。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个人主义,渐得势力,所谓民约说、人权论等,渐风靡一世。”
xīn xiāng yī bàn心香一瓣心香:内心的香;瓣:花或果中的一片。比喻心中真诚敬礼,如燃香供佛。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27回:“我李玄只有心香一瓣,谨祝诸兄福寿绵长而已。”
yī miàn rú jiù一面如旧初次见面就象老朋友一样。《晋书 张华传》:“初入洛,不推中国人士,见华一面如旧,钦华德范,如师资之礼焉。”
yī gù qiān jīn一顾千金顾:看。古之善于相马者伯乐看了马一眼,良马的身价便值千金。比喻得到贤者的推荐而使人或事物身价倍增。三国·魏·曹植《失題(有美一人)》诗:“一顾千金重,何必珠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