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日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huáng huáng bù kě zhōng rì皇皇不可终日 | 惊慌地连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惊恐不安到了极点。 |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我们认识了以上这些矛盾,就知道中国是处在怎样一种皇皇不可终日的局面之下。” |
yī yè fū qī bǎi rì ēn一夜夫妻百日恩 | 一旦结为夫妻,就会产生深厚的感情。 | 许地山《春桃》:“咱们到底还是两口子,常言道,一夜夫妻百日恩——” |
yǒu zhōng kuī rì牖中窥日 | 牖:窗户。隔着窗子看太阳。比喻见识不广。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北人看书如显处视月,南人学问如牖中窥日。” |
rì wú xiá guǐ日无暇晷 | 形容没有一点空闲的时候。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所讲的不是嫖经,便是赌局,花天酒地,闹个不休,车水马龙,日无暇晷。” |
wán shí ài rì玩时愒日 | 亦作“玩时贪日”。谓贪图安逸,旷废时日。 | 清·谭嗣同《仁学》:“由此类推,无往而非玩时愒日,即幸而得至百年,无形中已耗强半。” |
yī rì wéi shī,zhōng shēn wéi fù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 对教过自己一天的老师,要一辈子当做父亲那样尊重他。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1回:“你这个泼怪,岂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父子无隔宿之仇!” |
rì gāo rì shàng日高日上 | 一天一天高起来,一天比一天向上长。 | 清·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 |
qiān zǎi yī rì千载一日 | 犹千载一时。 | 元·寿宁《静安八咏·赤乌碑》:“龟龙剥兮皇象书,千载一日兮传赤乌。” |
yáo nián shùn yuè尧年舜日 | 比喻天下太平的时候。 | 前蜀 毛文锡《甘州遍》词:“尧年舜日,乐圣永无忧。” |
huí tiān dǎo rì回天倒日 | 犹言旋转乾坤。 | 晋·陆机《吊魏武帝文》:“夫以回天倒日之力,而不能振形骸之内。” |
zhǐ shǐ tiān rì指矢天日 | 见“指天誓日”。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窦氏》:“女要誓;南指矢天日,以坚永约,女乃允之。” |
bǎo shí zhōng rì饱食终日 | 终日:整天。整天吃得饱饱的;指无所作为。 |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
qióng rì zhī lì穷日之力 | 穷:意尽。原指一天之内,使尽全力。比喻尽一天的力量、工夫。 | 清·张岱《与胡季望》:“茶须旋采,抽筋摘叶,急不待时,武火杀青,文火炒熟,穷日之力,多则半劤,少则四两。” |
yí tiān yì rì移天易日 | 易:更换。比喻野心家篡夺政权。 | 《晋书 齐王冏传》:“赵庶人听任孙秀,移天易日。” |
zhé zuò shuò rì è辄作数日恶 | 辄:总是,就;恶:心中难受。总是接连几天心里感到难受。形容因外界刺激而产生的难受心情。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欢乐之趣。’” |
rì xuē yuè juān日削月朘 | 朘:缩小,减少。日日削减,月月缩小。形容逐渐缩小。也指时时受到搜刮。 | 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民日削月朘,寖以大穷。” |
qīng tiān bái rì青天白日 | 指大白天。也比喻明显的事情或高洁的品德。 | 唐 王建《寄分司张郎中》:“青天白日当头上,会有求闲不得时。” |
jīn rì yǒu jiǔ jīn rì zuì今日有酒今日醉 | 比喻过一天算一天。也形容人只顾眼前,没有长远打算。同“今朝有酒今朝醉”。 | 茅盾《狂欢的解剖》:“他们这种‘自信’,这种‘有前途’的自觉,就使得他们的要求快乐跟罗马帝国衰落时代的有钱人的纵乐完全不同,那时罗马的有钱人感得大难将到而又无可挽救,于是‘今日有酒今日醉’了。” |
rì zhì fēng chuí日炙风吹 | 太阳烤,烈风吹。形容长途跋涉之苦。亦作“日炙风筛”。 | 明·无名氏《锁白猿》第一折:“万里驱驰,二年经纪,非容易,受了些日炙风吹,今日个才盼得还乡地。” |
bái rì fēi shēng白日飞升 | 犹白日升天。道教谓人修炼得道后,白昼飞升天界成仙。后喻指一朝显贵。 | 《全元散曲 喜春来》:“黄金转世人何在,白日飞升谁见来。” |
rì xiū yè duǎn日修夜短 | 修:长。指夏至前后的几个月昼长夜短。 | 西汉·刘安《淮南子·天文训》:“阳气胜则日修而夜短,阴气胜则日短而夜修。” |
kuáng quǎn fèi rì狂犬吠日 | 疯狗对着太阳乱叫。比喻坏人自不量力地叫嚣。 |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 |
kuàng rì mí jiǔ旷日弥久 | 旷:耽搁荒废。指时间拖得很久。 | 《战国策·赵策三》:“太子丹曰:‘太傅这计,旷日弥久,心惛然,恐不能须臾。’” |
rì sòng wǔ chē日诵五车 | 一天诵读好多书。五车,形容书多。 | 宋·朱熹《答陈师德书》:“不然,则虽广求博取,日诵五车,亦奚益于学哉?” |
zhǐ rì chéng gōng指日成功 | 谓不久即可成功。 | 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三折:“觑曹操易如反掌,克日而破,指日成功。”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二折:“与我谨守堤岸,不可渗泄,指日成功,共享其利。” |
rì chéng yuè kè日程月课 | 每日每月按一定的程序课试。形容因循守旧,无所创新。 | 清·莫友芝《〈巢经堂诗钞〉序》:“[子尹]不肯以诗人自居。当其兴到,顷刻千言;无所感触,或经时不作一字,又脱稿不自收拾,子弟钞存十之三四而已。而其盘盘之气,熊熊之光,浏漓顿挫,不主故常,以视近世日程月课,楦酿篇牍,自张风雅者,其贵贱何如也?” |
jīng guàn bái rì精贯白日 | 形容极端忠诚。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武帝纪》:“君执大节,精贯白日,奋其武怒,运其神策。” |
nóng cuì bì rì浓翠蔽日 | 翠:青绿色;蔽:挡住。形容树木茂密遮挡阳光。 | 宋·周密《武林旧事》第三卷:“长松修竹,浓翠蔽日,层峦奇岫,静窈紫深。” |
rì yuǎn rì shū,rì qīn rì jìn日远日疏,日亲日近 | 疏:疏远;近:亲近。不经常在一起就日益疏远,经常在一起就日益亲近。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自古道:‘日远日疏,日亲日近。’” |
yǐn rì chéng suì引日成岁 | 捱过一天像度过一年。形容思念的深切。 | 《周书·文帝纪上》:“众之思公,引日成岁,愿勿稽留,以慰众望也。” |
huī gē fǎn rì挥戈返日 | 挥:舞动。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将戈一挥,可以使西下的太阳回转过来。①比喻留连光景,希望白天能够延长。②后常用以形容有能够排除困难,扭转危局的雄才大略。亦作“探戈反日”、“探戈回日”、“挥戈退日”、“鲁戈回日”、“鲁阳探戈”。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85回:“既同处厝火积薪之会,当励挥戈返日之忠。” |
lái rì dà nàn来日大难 | 表示前途困难重重。 |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 |
jī rì lěi suì积日累岁 | 形容时间长久。 | 明 李东阳《求退录》:“或饮食过度,或劳佚不时,积日累岁,其来已久,以至元气弊亏,痰邪洨结。” |
xīn láo rì zhuō心劳日拙 | 弄虚作假的人;用尽心机;百般掩饰;可是事情还是越来越不顺手。现多指做坏事的人;虽然使尽坏心眼;到头来不但捞不到好处;处境反而一天比一天糟。 | 《尚书 周官》:“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
yě rén xiàn rì野人献日 | 同“野人奏曝”。 | 唐·欧阳玭《野人献日赋》 |
bǐng rú rì xīng炳如日星 | 炳:光明。光明如同日月星辰。 | 宋 陆九渊《贵溪重修县学记》:“二帝二皇之书,先圣先师之训,炳如日星。” |
rì bù yí guǐ日不移晷 | 比喻只一刹那,非常迅速。 |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上》:“人不还踵,日不移晷,霍然四除,更为宁朝。” |
hēi jiā bái rì黑家白日 | 不分昼夜,整天整夜。 | 《红楼梦》第三八回:“贾母笑道:‘明日叫你黑家白日跟着我,我倒常笑笑儿,也不许你回屋里去。’” |
guāng yīn rěn rǎn,rì yuè rú suō光阴荏苒,日月如梭 | 荏苒:不知不觉地过去;梭:织布机上引导纬纱与经纱交织的构件。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71回:“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间倪继祖已然十六岁。” |
shì wǎng rì qiān事往日迁 | 谓事情和时光都已过去。 | 唐·李白《雪谗诗赠友人》:“感悟遂晚,事往日迁。” |
zhōng rì ér sī终日而思 | 整天思考。 | 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歧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wán rì kài yuè玩日愒月 | 愒:荒废。贪图安逸,荒废岁月。 | 清·朱之瑜《与奥村德辉书》:“若徒玩日愒月,转瞬之间已成耄耋,可惧也。” |
rì yè jiān chéng日夜兼程 | 不分白天黑夜拼命赶路。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63回:“俱骑了马,连日夜兼程,赶上丧车,护进二贤庄。” |
huà rì guāng tiān化日光天 | ①谓太平盛世。②比喻众目昭彰、是非分明的场合。 | 太平天国《太平诏书》:“尧、舜化日光天,由为君能正;禹、稷身显后狂,由为臣能正。” |
huò zhì wú rì祸至无日 | 无日:没有多少日子。指灾祸很快就会来到。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楚自克庸以来,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于民生之不易,祸至无日、戒惧之不可以怠。” |
huī guāng rì xīn晖光日新 | 指进德修业不懈,日日更新。 | 《隶释 汉度尚碑》:“令闻弥崇,晖光日新。” |
sān rì bù tán,shǒu shēng jīng jí三日不弹,手生荆棘 | 弹:用手指拨弄。三天不弹琴,手就像长满荆棘那样不灵活。比喻技艺不经常练习,就会生疏。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6回:“这果真是‘三日不弹,手生荆棘。’” |
qún jū zhōng rì,yán bù jí y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 | 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整日在一起,说话不涉及正经道理。 | 春秋·鲁·孔丘《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
huí tiān zhuǎn rì回天转日 | 回:旋转。比喻权势力量极大,能扭转极难挽回的局势。 | 《旧唐书·王义方传》:“虽挟山超海之力,望此犹轻;回天转日之威,方斯更劣。” |
shǔ quǎn fèi rì蜀犬吠日 | 蜀:四川省的简称;吠:狗叫。原意是四川多雨,那里的狗不常见太阳,出太阳就要叫。比喻少见多怪。 | 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 |
rì xīn yuè zhù日新月著 | 日日更新,月月显著。形容蓬勃发展。 | 明·宋濂《洪武圣政记》序:“臣备位词林,以文字为职业,亲见圣德大业日新月著,于是与僚属谋取其有关政要者,编集成书,列为上下卷。” |
fēng nuǎn rì lì风暖日丽 | 丽:美丽。风恬日暖,轻风柔和,阳光灿烂。形容天气晴朗暖和。 | 茅盾《香市》:“因为从‘清明’到‘谷雨’这二十天内,风暖日丽,正是‘行乐’的时令。” |
xīn guàn bái rì心贯白日 | 谓心地与太阳一般光明。极喻坦诚,磊落。 | 《晋书·宣帝纪》:“国家委将军以疆埸之任,任将军以图蜀之事,可谓心贯白日。” |
mí rì gèn shí弥日亘时 | 弥:满;亘:连续。指一天到晚。 | 《南史·刘穆之传》:“言谈赏笑,弥日亘时,未尝倦苦。” |
guāng yīn rěn rǎn,rì yuè rú liú光阴荏苒,日月如流 | 荏苒:不知不觉地过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2回:“光阴荏苒,日月如流,早过一月有余。” |
huī guāng rì xīn辉光日新 | 指一个人在道德、文学、艺术等方面日有长进。 | 《周易 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 |
zhēng zhēng rì shèng蒸蒸日盛 | 蒸蒸:兴旺发达。形容事业等兴旺发达,一天天向上发展。 | 清·秋瑾《<中国女报>发刊辞》:“自兹以后,行见东瀛留学界,蒸蒸日盛矣。” |
jì rì kě qī计日可期 | 见“计日可待”。 | 唐·权德舆《中书门下贺剑南西川节度使大破蕃寇状》:“耀天威而尽潱,昭文德以即叙,止戈之庆,计日可期。” |
cháng tiān lǎo rì长天老日 | 指夏季昼长的日子。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贾母因向宝钗道:‘你也去,连你母亲也去;长天老日的,在家里也是睡觉。’” |
guāng yīn sì jiàn,rì yuè rú suō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 梭:织布机上引导纬纱与经纱交织的构件。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时光似箭,日月如梭,也有一年以上。” |
rì xiāo yuè shuò日销月铄 | 一天天一月月地销熔、减损。 | 唐·韩愈《石鼓歌》:“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 |
bái rì mèng白日梦 | 白日做梦。比喻不切实际的、不可能实现的幻想。 | 朱自清《论百读不厌》:“他们没有多少自由,却有做白日梦的自由。” |
lǔ yáng huí rì鲁阳回日 | 见“鲁阳挥戈”。 | 晋·左思《吴都赋》:“鲁阳挥戈而高麾。”刘逵注:“故追述鲁阳回日之意,而将转西日于中盛之时,以适己之盛观也。” |
jīng qí bì rì旌旗蔽日 | 旌旗:旗帜的通称,这里特指战旗。战旗遮住了日光。形容军队数量众多,阵容雄壮整齐。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一》:“于是楚王游于云梦,结驷千乘,旌旗蔽日。” |
rì yì yuè gèng日异月更 | 日日不同,月月改变。形容变化快。 | 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文字之变,日异月更,不可穷诘。” |
jìng shí ài rì敬时爱日 | 谓珍惜时间。 |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上农》:“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 |
biāo bǐng rì yuè彪炳日月 | 彪炳:照耀。形容伟大的业绩照耀千秋万代。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7回:“那史册彪炳日月的事业,全是这两眶子不叫人知的暗泪做出来。” |
dù rì rú nián度日如年 | 过一天觉得好像过一年那么长久。形容日子难熬。 | 宋 柳永《戚氏》:“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 |
rì duàn yuè liàn日锻月炼 | 谓长期下苦功磨练,以求达到精熟的地步。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三》:“天下事有意为之,辄不能尽妙,而文章尤然。文章之间,诗尤然。世乃有日锻月炼之说,此所以用功者虽多,而名家者终少也。” |
bèi rì bìng xíng倍日并行 | 日夜赶路。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
qiān yán shí rì迁延时日 | 见“迁延岁月”。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31回:“若不然,徒然虚废钱粮,迁延时日,究竟无益也。” |
rì shēng yuè héng日升月恒 | 恒:音“更”,月上弦。如同太阳刚刚升起,月亮初上弦一般。比喻事物正当兴旺的时候。旧时常用作祝颂语。 | 《诗经 小雅 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
rì xuē yuè gē日削月割 | 每日每月割让土地。形容一味割地求和。 | 宋·苏洵《六国论》:“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
fú yún yì rì浮云翳日 | 浮云:漂浮在空中的云;翳:遮蔽。浮云遮住太阳。比喻奸佞之徒蒙蔽君主的光明,但时间不会太长。 | 汉·孔融诗:“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 |
rì fù yī rì日复一日 | 复:再,又。过了一天又一天。比喻日子久,时间长。也形容光阴白白地过去。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光武帝纪下》:“天下重器,常恐不任,日复一日,安敢远期十岁乎?” |
kuí qīng xiàng rì葵倾向日 | 形容下级对上级表示忠诚与仰慕。 | 清·孔尚任《桃花扇·抚兵》:“谁知俺一片葵倾向日花。” |
zuò yī rì hé shàng zhuàng yī rì zhōng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 | 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地混日子。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6回:“行者方丢了钟杵,笑道:‘你那里晓得!我这是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的。” |
rì yuè rú liú日月如流 | 时光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4回:“今留齐七载,偷安惰志,日月如流,吾等十日不能一见,安能成其大事哉?” |
rì zhuǎn qiān jiē日转千阶 | 阶:官阶。形容连续升官。 | 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愿待制位列三公,日转千阶。” |
lián rì jì yè连日继夜 | 谓日夜不停。 | 《后汉书·班固传下》:“及肃宗雅好文章,固愈得幸,数入读书禁中,或连日继夜。” |
jiāng liú rì xià江流日下 | 见“江河日下”。 | 孙中山《建国方略·知行总论》:“既经非常之破坏,而无非常之建设以继之,此所以祸乱相寻,江流日下。” |
fú yún bì rì浮云蔽日 | 浮云遮住太阳。原比喻奸佞之徒蒙蔽君主。后泛指小人当道,社会一片黑暗。 | 《文子 上德》:“日月欲明,浮云盖之。” |
yǐ rì wéi nián以日为年 | 过一日如同过一年的时间那样漫长难熬。形容心情焦急。亦作“以日为岁”。 | 北周·庾信《谢赵王示新诗启》:“下风倾首,以日为年。” |
cháng shéng jì rì长绳系日 | 系:拴,缚。用长绳子把太阳拴住。比喻想留住时光。 | 晋 傅玄《九曲歌》:“岁莫景迈群光绝,安得长绳系白日!” |
xīn yì rì xiū心逸日休 | 谓不费心机,反而越来越好。 | 《尚书·周官》:“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
nóng yīn bì rì浓荫蔽日 | 形容树木枝繁叶茂,可以遮住阳光。 | 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譬如种柳树,特到柳树长大,浓荫蔽日,农夫耕作到正午,或者可以坐在柳树底下吃饭,休息休息。” |
rì gàn xī tì日干夕惕 | 干干,自强不息貌;惕,小心谨慎。“日干夕惕”形容自早至晚勤奋谨慎,不敢懈怠。语出《易·干》:“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 |
tú yáo rì mù途遥日暮 | 犹日暮途穷。比喻到了走投无路的或衰亡的境地。 | 语出《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吾日暮途远,故倒行暴施之。” |
yī rì fū qī bǎi rì ēn一日夫妻百日恩 | 一旦结为夫妻,就有经久不衰的深厚恩情。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3回:“常言一日夫妻百日恩,相随百步也有徘徊之意,一个热突突人儿,指头儿似的少了一个,如何不想不疼不思念的!” |
jī shí lěi rì积时累日 | 形容时间长久。 | 许地山《〈空山灵雨〉弁言》:“在睡着时,偶得趾离过爱,引领我到回忆之乡,过那游离的日子,更不得不随醒随记,积时累日,成此小册。” |
jiǎo rú rì xīng皎如日星 | 皎:洁折光亮。像太阳、星星一样洁白光亮。形容十分明显。 | 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后录》第五卷:“春秋大义数十,皎如日星,不容遗忘。” |
rì yǐn wú hé日饮无何 | 见“日饮亡何”。 | 宋·苏轼《赵既见和复次韵答之》:“酸寒可笑分一斗,日饮无何足袁盎。” |
qiān yán rì yuè迁延日月 | 见“迁延岁月”。 | |
rì shèn yī rì日甚一日 | 一天比一天厉害。 | 《新唐书 独孤及传》:“陛下岂迟疑于改作,逡巡于旧贯,使大议有所壅,而率土之患日甚一日?” |
yí rì qiān lǐ一日千里 | 一天前进一千里。形容发展极快。 | 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骐骥骅骝,—日而驰千里。” |
jí rì liáng chén吉日良辰 | 吉:好;吉庆;辰:时辰。吉利的日子又加上好的时辰。指喜庆美好的日子。 | 战国 楚 屈原《九歌 乐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
yǔ lín rì shai雨淋日晒 | 雨水淋浇,太阳曝晒。亦形容露天劳作或旅途的辛苦。 | 杨朔《三千里江山》第一段:“[姚长庚]多少年来,雨淋日晒,脸比石头还粗。” |
rì chū sān gān日出三竿 | 太阳升起来离地面已有三根竹竿那样高。约为午前八、九点钟。形容天已大亮,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 《南齐书 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日晕,虹抱珥直背。” |
rì mù lù yuǎn日暮路远 | 同“日暮途远”。 | 《尉缭子·兵教下》:“日暮路远,还有挫气;师老将贪,争掠易败。” |
kuàng rì lí jiǔ旷日离久 | 见“旷日弥久”。 | 《韩非子·说难》:“夫旷日离久,而周泽既渥,深计而不疑,引争而不罪,则明割利害以致其功,直指是非以饰其身,以此相持,此说之成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