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孙光宪的诗 > 浣溪沙·花渐凋疏不耐风

浣溪沙·花渐凋疏不耐风

[五代]:孙光宪

花渐凋疏不耐风,画帘垂地晚重工,堕阶萦藓舞愁红。

腻粉半沾金靥子,残香犹暖绣熏笼,蕙心无处与人同。


“浣溪沙·花渐凋疏不耐风”译文及注释

不耐风:经不注风吹,汤显祖谓“不耐风”是创新之语句。

“堕阶”句:落花片片,似含愁飘舞,落于阶前的苔薛之上。愁红:指落花。

“腻粉”句:涂着脂粉的脸上还沾着黄星靥。金靥子:黄星靥,古时妇女面部妆饰。

蕙心:既指落花之心,又指闺人之心,双关。

“浣溪沙·花渐凋疏不耐风”鉴赏

评析

这首词是咏落花之作。上片写落花的景象。花影稀疏,风吹残片,纷坠阶庭。“舞愁红”,写落花纷飞之状,带有感情色彩。此时,更觉空堂寂寞了。

下片写观花之人,有美人迟暮之感。她面饰不整,半着金靥,留着残妆;薰香尚暖,她的心别有一股滋味,是人们难以理解的。聊聊数语,将绿衣斑斑,倚栏听落花流水的空闺佳人,那万般无处着的凄婉之情描述得栩栩如生。“蕙心无处与人同”一句,非深情者不能道出。

孙光宪简介

五代·孙光宪的简介

孙光宪

孙光宪(901-968),字孟文,自号葆光子,属鸡,出生在陵州贵平(今属四川省仁寿县东北的向家乡贵坪村)。仕南平三世,累官荆南节度副使、朝议郎、检校秘书少监,试御史中丞。入宋,为黄州刺史。太祖乾德六年卒。《宋史》卷四八三、《十国春秋》卷一○二有传。孙光宪“性嗜经籍,聚书凡数千卷。或手自钞写,孜孜校雠,老而不废”。著有《北梦琐言》、《荆台集》、《橘斋集》等,仅《北梦琐言》传世。词存八十四首,风格与“花间”的浮艳、绮靡有所不同。刘毓盘辑入《唐五代宋辽金元名家词集六十种》中,又有王国维缉《孙中丞词》一卷。

...〔► 孙光宪的诗(25篇)

猜你喜欢

好事近·咏梅

宋代陈亮

的皪两三枝,点破暮烟苍碧。好在屋檐斜入,傍玉奴横笛。

月华如水过林塘,花阴弄苔石。欲向梦中飞蝶,恐幽香难觅。


青杏儿·风雨替花愁

元代赵秉文

风雨替花愁。风雨罢,花也应休。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

乘兴两三瓯。拣溪山好处追游。但教有酒身无事,有花也好,无花也好,选甚春秋。


点绛唇·素香丁香

宋代王十朋

落木萧萧,琉璃叶下琼葩吐。素香柔树。雅称幽人趣。

无意争先,梅蕊休相妒。含春雨。结愁千绪。似忆江南主。


书幽芳亭记

宋代黄庭坚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然兰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别之。予放浪江湖之日久,乃尽知其族。盖兰似君子,蕙似士大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离骚》曰:“予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是以知不独今,楚人贱蕙而贵兰久矣。兰蕙丛出,莳以砂石则茂,沃以汤茗则芳,是所同也。至其发花,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蕙虽不若兰,其视椒则远矣,世论以为国香矣。乃曰“当门不得不锄”,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返者耶!


蝴蝶飞

唐代李贺

杨花扑帐春云热,龟甲屏风醉眼缬。

东家胡蝶西家飞,白骑少年今日归。


大堤曲

唐代李贺

妾家住横塘,红纱满桂香。

青云教绾头上髻,明月与作耳边珰。

莲风起,江畔春;大堤上,留北人。

郎食鲤鱼尾,妾食猩猩唇。

莫指襄阳道,绿浦归帆少。

今日菖蒲花,明朝枫树老。


兰室五咏·其五

明代张羽

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

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题画兰

清代郑燮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浣溪沙·绿玉枝头一粟黄

宋代毛珝

绿玉枝头一粟黄,碧纱帐里梦魂香。晓风和月步新凉。

吟倚画栏怀李贺,笑持玉斧恨吴刚。素娥不嫁为谁妆?


浣溪沙·辛亥正月二十四日发合肥

宋代姜夔

辛亥正月二十四日,发合肥

钗燕笼云晚不忺。拟将裙带系郎船。别离滋味又今年。

杨柳夜寒犹自舞,鸳鸯风急不成眠。些儿闲事莫萦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