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江云锦三千顷,笑杀灵均话独醒。
出自金朝:李治的《鹧鸪天·遗山乐府下附》
太一沧波下酒星,露醽秘诀出仙扃。
情知天上莲花白,压尽人间竹叶青。
迷晚色,散秋馨,兵厨晓溜玉泠泠。
楚江云锦三千顷,笑杀灵均话独醒。
“楚江云锦三千顷,笑杀灵均话独醒。”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太乙如同碧波荡漾的酒从星宿下凡到人间,酿酒的秘诀是从仙人的居所中流传出来的。
神仙所饮的酒色纯净,如同白莲花一样清新脱俗。压尽人间竹叶青,则是指这种酒的品质极高,超越了人间所有以竹叶为原料酿制的酒。
酒能够让人陶醉在晚景中,散发出秋天的香气。在清晨时分,从厨房中酿出的酒经过过滤后发出清脆的声响。
这种酒能够让人在楚江的美景中感到愉悦,笑傲屈原的独醒之言。
注释
露醽:是一种美酒的名称
灵均:屈原的字
秋馨:秋天的花香
“楚江云锦三千顷,笑杀灵均话独醒。”鉴赏
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仙气和酒意,描述了诗人在晚色中饮酒的场景,以及他对仙境和自然的向往。其中,“太一沧波”形容的是酒液在杯中荡漾的场景,“露醽”指的是秘密的饮酒方法,“兵厨晓溜”则描述了清晨兵厨中酒液的清脆声。而“楚江云锦”则描绘了楚江沿岸的壮丽景色。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由、仙境和自然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屈原“独醒”品质的赞赏。诗人的情感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他迷恋晚色中的酒香和秋馨,欣赏天上的莲花白和人间竹叶青,沉醉在楚江云锦的美景中,感到灵均的“独醒”是一种令人愉悦的品质。
李治简介
金朝·李治的简介

李治(1192—1279),字仁卿,号敬斋。真定栾城(今属河北)人。金末正大进士,辟知钧州(今河南禹县一带)。金哀宗开兴元年(1232),蒙古军来攻,城溃,乃微服北渡,流落忻、崞间。忽必烈在藩邸,闻其贤,遣使召至,问天下当如何治之,颇嘉纳其言。晚家元氏,学徒益众。忽必烈即位,复聘之,欲处以清要之职。辞以老病,恳请还山。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再以学士召,就职期月,复辞去。卒于家。学优才赡,为人所称。有《敬斋文集》等。存词五首,附见于元好问《遗山乐府》。
...〔► 李治的诗(2篇)〕猜你喜欢
- 楚江云锦三千顷,笑杀灵均话独醒。
出自 金朝 李治: 《鹧鸪天·遗山乐府下附》
- 酬知有愿频挥手,零雨凄其此日。
出自 清代 纳兰性德: 《摸鱼儿·送座主德清蔡先生》
- 见说征夫容易瘦,端相。
- 小构园林寂不哗,疏篱曲径仿山家。
出自 清代 纳兰性德: 《于中好·小构园林寂不哗》
- 塞鸿一夜尽南飞,谁与问倚楼人瘦。
- 别后心期和梦杳,年来憔悴与愁并。
出自 清代 纳兰性德: 《浣溪沙·五字诗中目乍成》
-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
出自 清代 纳兰性德: 《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
- 准拟幕天席地。
出自 宋代 柳永: 《金蕉叶·厌厌夜饮平阳第》
- 若能泪得居人脸,始信春愁总为伊。
出自 宋代 杨万里: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六》
- 荷锄修药圃,散帙曝农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