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归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归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yuàn kuàng sī guī怨旷思归旷:久。怨恨别离长久,盼望早日还乡。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咸怨旷思归,流涕北顾。”
lín nàn rú guī临难如归归:返回。形容面对危难而不畏生死。《魏书·节义传序》:“至于轻生蹈节,临难如归,杀身成仁,死而无悔。”
wù guī jiù zhǔ物归旧主主:主人。物品归于原来拥有它的主人。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他不生儿女,就过继着你家儿子,承领了这家私,物归旧主岂非天意?”
guī zhèng shǒu qiū归正首丘首:向;丘:土丘。传说狐狸即将死在外边,也要把头朝向所住洞穴的方向。指死后归葬于故乡。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上》:“礼,不忘其本。古之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
guī zhī ruò shuǐ归之若水归附的势态就像江河汇成大海一样。形容人心所向。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内篇问上》:“德行教训,加于诸侯;慈爱利泽,加于百姓。故海内归之若流水。”
guī gēn jié dì归根结蒂归结到根本上。蒂:花、果与枝茎相连的部分。清 张南庄《何典》:“引得酒鬼相打,搅出人性命来。归根结柢,把一场着水人命一盘摙归去。”
tiān mìng yōu guī天命攸归天命:上天的意志。攸:所。归:归宿。旧指上天预先安排好的归宿。因常指改朝换代,将有新君主出现。亦作“天命有归”。
bái shǒu tóng guī白首同归归:归向、归宿。一直到头发白了,志趣依然相投。形容友谊长久,始终不渝。后用“白首同归”,表示都是老人而同时去世。晋·潘岳《金谷集作诗》:“春荣谁不慕,岁寒良独希;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
qù xié guī zhèng去邪归正指去掉邪恶,归于正道。《三国志 蜀志 后主传》:“五年春,丞相亮出屯汉中,营沔北阳平石马。”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载后主刘禅诏曰:“有能弃邪从正,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者,国有常典,封宠大小,各有品限。”
mǎ qù mǎ guī马去马归据《淮南子·人间训》载,边塞老翁失马,人以为祸,结果其马领胡人骏马同归,人皆贺之,而其子却因骑马摔伤致残,乡人吊之,不料胡人入塞,边塞丁壮战死者十九,其子却因腿跛而全。后因以“马去马归”喻世事多变,得失无常。据《淮南子·人间训》载,边塞老翁失马,人以为祸,结果其马领胡人骏马同归,人皆贺之,而其子却因骑马摔伤致残,乡人吊之,不料胡人入塞,边塞丁壮战死者十九,其子却因腿跛而全。
shū tú tóng guī殊涂同归语出《易 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孔颖达疏:“言天下万事终则同归于一,但初时殊异其涂路也。”本谓由不同途径达到同一目的地。后以喻采用不同方法得到相同结果。语出《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孔颖达疏:“言天下万事终则同归于一,但初时殊异其涂路也。”
yì tú tóng guī异涂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汉 桓宽《盐铁论 论儒》:“圣人异涂同归,或行或止,其趣一也。”
bīn zhì rú guī宾至如归宾:来宾;客人;至:到;归:回家。客人来到这里;就如同回到自己家一样。形容旅店、饭店等招待周到;起居饮食舒适;来客感到满意。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
mù luò guī běn木落归本犹言叶落归根。东汉·班固《汉书·翼奉传》:“安乐奸邪,辰未主之。”颜师古注引三国·魏·孟康曰:“翼氏《风角》曰:‘木落归本,水流归末’,故木利在亥,水利在辰,盛衰各得其所,故东也。”
guī zhèng shǒu qiū归正首邱见“归正首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状》第八五回:“我昨天说叫他回去调理的话,就是叫他早点归正首邱了。”
guī quán fǎn zhēn归全返真回复到完满的本原的境界。唐·白居易《故饶州刺史吴府君神道碑铭序》:“无子孙忧,屈伸宠辱,委顺而已,未尝一日戚戚其心颜,以至于归全返真,故予所谓达人之徒欤?”
zé yǒu yōu guī责有攸归责任有所归属。指应承担的责任是推卸不掉的。宋 司马光《体要疏》:“夫公卿所荐举,牧伯所纠劾,或谓之贤者而不贤,谓之有罪而无罪,皆有迹可见,责有所归,故不敢大为欺罔。”
guī qí gù guài归奇顾怪归:清代归庄。顾:清代顾炎武。归庄奇特,顾炎武怪异。清·江藩《汉学师承记·顾炎武》:“绝不与世人交,独与里中归庄善,同游复社,相传有归奇顾怪之目。”
kǔn zǎi ér guī捆载而归形容带回的东西很多。明·冯梦龙《精忠旗·北朝复地》:“垂纛而入,转眼捆载而归。”
quán bì guī zhào全璧归赵同“完璧归赵”。南朝·梁·王僧孺《与何炯书》:“动一议可以固邦兴国,全璧归赵,飞矢救燕。”
guī yí xì jūn归遗细君归:回家;遗:给予;细君:妻子。指夫妻情深。东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归遗细君,又何仁也。”
fǎn pǔ guī zhēn返朴归真返:反回;回复;朴:未加工的木料;引申为质朴;归:返回、回归;真:天然。回复事物初始的自然状态。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也。”
shuǐ luò guī cáo水落归漕汛期过后,水位下降,河水流入了河槽。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6回:“今日听了这些话,心里方才水落归漕,倒也喜欢。”
wán bì guī zhào完璧归赵让完好无损的璧回归赵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原主。完:完整无损;璧:宝玉;赵:赵国。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带宝玉去秦国换取城池,见秦王有诈,便凭着大智大勇,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
yè luò guī qiū叶落归秋树叶在秋天飘落。比喻事物有一定归宿。元·贯云石《斗鹌鹑·佳偶》曲:“美眷爱,俏伴侣。叶落归秋,花生满路。”
rén xīn suǒ guī人心所归众人所归向、拥护的。
piàn jiǎ bù guī片甲不归片:单,只;甲:铠甲。形容全军覆没。《平鬼传》第六回:“不如俺先杀向前去,给他一个措手不及,杀他一个片甲不归,方知俺的厉害。”
pò jìng chóng guī破镜重归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新团聚与和好。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细侯》:“破镜重归,盟心不改,义实可嘉。”
guī qù lái xī归去来兮回去吧!晋 陶潜《归去来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guī zhī rú shì归之如市归:归附;市:市集。归附的人很多,像赶闹市一样。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从之者如归市。”
yī mǎ guī yī mǎ一码归一码一件事归一件事,不能混为一谈。
shì sǐ rú guī视死如归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生命。《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吕氏春秋 勿躬》:“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rèn zǔ guī zōng认祖归宗①寻认祖先,并归还本宗。②喻指回归故土。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我只为认祖归宗,迟眠早起,登山涉水,甫能勾到庭帏。”
guà guān ér guī挂冠而归挂冠:把官帽挂起来。脱下官帽随即离去。比喻辞官归隐。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四卷:“我虽宰相,今已挂冠而归。”
shū zhì tóng guī殊致同归同“殊涂同归”。《隋书·五行志》:“夫神阴阳不测,天则教人迁善。均乎影响,殊致同归。”
fǎn xié guī zhèng返邪归正犹言改邪归正。唐·谭铢《庐州明教寺转关经藏记》;“由此八关,返邪归正,成佛之境矣。”
tiān yǔ rén guī天与人归旧指帝王受命于天,并得到人民拥护。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
zhòng wàng yǒu guī众望有归望:期望;归:归附,趋向。众人所期望和敬仰的。形容在群众中威望很高。《隋书·高祖纪》:“周帝以众望有归,乃下诏。”
gǔn yī yǐ guī衮衣以归衮衣:古代君王穿的礼服;归:回来。立下赫赫战功,官拜高位回来。唐·刘禹锡《贺门下裴相公启》:“绣斧既定,衮衣以归。”
zuǒ guī yòu guī左归右归归:终归。指任凭如何打算。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老爷似乎也不以为可,但左归右归,总归不出个道理来。”
guà guān guī qù挂冠归去冠:帽子,这里指官帽。把官帽取下挂起来。比喻辞官回家。《后汉书·逢萌传》:“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工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
guī gēn jié dǐ归根结柢归结到根本上。同“归根结蒂”。清 张南庄《何典》第二回:“归根结柢,把一场着水人命一盘摙归去,还亏有钱使得鬼推磨。”
zhòng mù suǒ guī众目所归归:归附,趋向。众人的目光集中在一处。形容一致赞赏。《宣和画谱·道释·辛澄》:“澄尝于蜀中大圣寺画僧伽及诸变相,士女倾城邑往观焉,……兹乃众目所归,不待较而可得矣。”
guī zhēn fǎn pǔ归真反朴见“归真反璞”。朱自清《鲁迅先生的中国语文观》:“他(鲁迅)赞成语言的欧化而反对刘半农先生‘归真反朴’的主张。”
chǐ jiàn rú guī齿剑如归犹言视死如归。《晋书·列女传论》:“比夫悬梁靡顾,齿剑如归,异日齐风,可以激扬千载矣。”
guī gēn jié dǐ归根结底归结到根本上。同“归根结蒂”。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一:“如今是人力世界,归根结底,还是靠做。”
jù zhān suǒ guī具瞻所归具:同“俱”,全;瞻:视;所归:所向。为众人所敬慕、瞻仰。《荀瑁别传》:“三公,具瞻所归,不可用其非人。”
yán guī yú hǎo言归于好言:文言中用在句首的虚词;没有实际意义;归于:回到。指重新和好。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yī mìng guī yīn一命归阴指死亡。清·俞万春《荡寇志》第99回:“兰生一铜人横扫过去,打着穆春腰肋,一命归阴。”
zì bá lái guī自拔来归拔:摆脱,离开。自觉离开恶劣环境,归向光明。指敌方人员投奔过来。《新唐书 李勣传》:“三年,自拔来归,从秦王伐东都,战有功。”
guī xié zhuǎn yào归邪转曜曜:光明。改除邪恶归依正道。亦作“归邪反正”。清·林则徐《祭海神文》:“归邪转曜,不烦一矢之加;飞蛊全收,已倍万箱之贮。”
yì tú tóng guī异途同归途:道路;归:归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相同的目的。西汉 刘安《淮南子 本经训》:“五帝三王,殊事而同指,异路而同归。”
guī zhèng fǎn běn归正返本归:回返。返归于根本之源。晋·常璩《华阳国志·李特雄寿势志》:“上书劝寿归正返本,释帝称王。”
zhòu jǐn róng guī昼锦荣归白天穿着锦绣衣服回归故里。比喻做官后重返家乡,非常荣耀明·王彦贞《小桃红·西厢百咏》曲:“承恩亲自日边来,端的喝声采,昼锦荣归宠光大。”
qì xié guī zhèng弃邪归正指抛弃邪行,归向正道。清 钮琇《觚剩 舒氏义烈》:“今公已弃邪归正,承袭王封。”
shū tú tóng guī殊途同归殊:不同的。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周易 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sī guī qí cí思归其雌谓退藏潜服。语本《老子》:“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语出《老子》:“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shě xié guī zhèng舍邪归正舍:放弃;邪:不正当,不正派;归:回到。从邪路上回到正路上来,不再做坏事。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五祖》:“友离累劫,诚哉不虚;今可舍邪归正,以入佛乘。”
shí wàng suǒ guī时望所归声望很高,为世人所敬仰。《晋书 阮籍传》:“卿时望所归,今欲屈卿同受顾托。”
xián huà xiū tí,shū guī zhèng zhuàn闲话休提,书归正传提:提说。指不要紧的话不必说了,还是回到正题上来。王朝闻《论凤姐》第16章:“闲话休提,书归正传;看来袭人自己,日子也并不太好过。”
duàn huán guī zōng断还归宗指出嫁或被卖的女子由官府判决归还母家。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二卷:“如今认定我是你失去的妹子,我认定你是哥哥,两口同声当官去告理,一定断还归宗。”
bù rú guī qù不如归去杜鹃鸟的叫声很象“不如归去”。旧时常用以作思归或催人归去之辞。也表示消极求退。宋 梅尧臣《杜鹃》诗:“蜀帝何年魄,千春化杜鹃;不如归去语,亦自古来传。”
shuài tǔ guī xīn率土归心率土:四海之內。指天下归心。同“率土宅心”。《北齐书 文宣帝纪》:“故百僚师师,朝无秕政,网疏泽洽,率土归心。”
xīng xíng yè guī星行夜归天没亮就出去,天黑了才回来。《晋书·夏统传》:“幼孤贫,养亲以孝闻,睦于兄弟,每采梠求食,星行夜归,或至海边,拘蚶蚏以资养。”
guī mǎ fàng niú归马放牛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尚书 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tù qiú guī jì菟裘归计菟裘:地名,山东泰安东南。比喻准备告老还乡或退隐。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公曰:‘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使营菟裘,吾将老焉。”
zǎo chū wǎn guī早出晚归早晨出动,晚上归来。《战国策·齐策六》:“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
zhī zǐ yú guī之子于归之子:这个女子;于归: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fàng niú guī mǎ放牛归马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尚书 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shù gāo qiān zhàng,yè luò guī gēn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最后还是要回归故土。明·罗贯中《平妖传》第八回:“常言道:‘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这小厮怕养不大。”
fàng hǔ guī shān放虎归山归:返回。把老虎放回山林。比喻把敌人放走;留下后患。也作“纵虎归山”。晋 司马彪《零陵先贤传》:“璋遣法正迎刘备,巴谏曰:‘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璋不听。”
yè luò huī gēn叶落归根树叶飘落;掉在树跟旁。古时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现比喻不忘本源。也作“落叶归根”。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慧能大师》:“叶落归根,来时无口。”
bīn rù rú guī宾入如归宾客来此如归其家。形容招待客人热情周到。《国语 周语中》:“膳宰致饔,廪人献饩,司马陈刍,工人展车,百官以物至,宾入如归。是故小大莫不怀爱。”
jiǔ guī dào shān久归道山早已去世。道山,传说中的仙山。旧时称人死为归道山。
shí zhì míng guī实至名归实:实际的成就;至:达到;名:名誉;归:到来。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5回:“敦伦修行,终受当事之知;实至名归,反作终身之玷。”
jiǔ jiǔ guī yuán九九归原犹言归根到底。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34回:“虽然沈小红性命也无啥要紧,九九归原,终究是为仔耐,也算一桩罪过事体。”
xián huà xiū tí,shū guī zhèng zhuàn闲话休题,书归正传题:通“提”,提说。指不要紧的话不必说了,还是回到正题上来。鲁迅《呐喊·阿Q正传》:“便从不入三教九流的小说家所谓‘闲话休题,书归正传’这一句套话里,取出‘正传’两个字来,作为名目。”
jiǔ jiǔ guī yī九九归一绕了不少圈子,最后又还了原。秦兆阳《回答》:“我这个糟老头子捡点破烂,虽说有点霸道,九九归一,也是生活逼的。”
guī shī wù yǎn,qóng kòu mò zhuī归师勿掩,穷寇莫追归师:撤退的军队;掩:乘人不备进行袭击;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不能袭击撤退的军队,也不能追杀走投无路的敌人。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归师勿掩,穷寇莫追。’汝可从小路抄箕谷退兵。吾自引兵当斜谷之兵。”
guī zhēn fǎn pú归真反璞归:返回;真:天然,自然;璞:蕴藏有玉的石头,也指未雕琢的玉。去掉外饰,还其本质。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
zhòng wàng suǒ guī众望所归众人的希望所集中的(望:希望;期望;归:集中)。形容群众中威望很高。宋 陆游《贺礼部曾侍郎启》:“所养既厚,万钧亦何足言;众望所归,九迁犹以为缓。”
yī mìng guī xī一命归西见“一命归阴”。老舍《四世同堂》:“不留神?好,噗哧一下儿,我不就一命归西了吗!”
qù mò guī běn去末归本去:弃;末:非根本的,古时称工商等业为末业;本:根本的,古称农业为本业。使人民离弃工商业,从事农业,以发展农业生产。《后汉书·章帝本纪》:“比年阴阳不调,饥馑屡臻。深惟先帝忧人之本,……诚欲元元去末归本。”
zhòng huǐ suǒ guī众毁所归毁:毁谤。众人的毁谤归在一起。形容被大家所不齿。汉·杨恽《报孙会宗书》:“籴贱贩贵,逐什一之利,此贾竖之事,污辱之处,恽亲行之。下流之人,众毁所归,不寒而栗。”
guī xīn sì jiàn归心似箭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样急。形容想回家的心情十分急切。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4回:“不多时,穿过松林,渡过小溪,过了水月村,越过镜花岭,真是归心似箭。”
jiě jiǎ guī tián解甲归田解:脱下;甲:铠甲。脱掉军装;回家种地。汉 扬雄《解嘲》:“叔孙通起于桴鼓之间,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仪,得也。”
zòng hǔ guī shān纵虎归山把老虎放回深山。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纵:放;释放。晋 陈寿《三国志 刘巴传》裴松之注引《零陵先贤传》:“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
yuán bì guī zhào原璧归赵用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典故。谓原物归还,并无损失。清·王浚卿《冷眼观》第十八回:“[你]敢是有甚么方法,能把那位客人失去的四百番花边,原璧归赵么?”
zǎo chū mù guī早出暮归见“早出晚归”。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早出暮归,提竹筒铜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
tóng guī shū tú同归殊涂语出《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原谓天下万事初虽异,然终究同归于一。后泛指途径不同而结果相同。语出《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jiǔ jiǎ bù guī久假不归假:借;归:归还。本指长期借用一直不归还。后指长期告假不回来。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yán guī zhèng zhuàn言归正传归:回到;正传:本题或正题。原为旧时小说常用的套语;把话回到正题上来。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1回:“和尚一看不对头,赶紧言归正传,预备说完了好告辞。”
tóng guī shū tú同归殊途归:归宿;殊:不同;途:道路。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周易 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jiǎo xié guī zhèng矫邪归正矫邪:纠正邪恶、邪念;归正:归于正路。改正错误,走上正道。《晋书 吕光等载记论》:“向使矫邪归正,革伪为忠,……则燕秦之地可定,桓文之功可立。”
guà guān guī yǐn挂冠归隐冠:帽子,官帽。把官帽取下挂起来。比喻辞官归隐。鲁迅《理水》:“有的咬了一口松皮饼,极口叹赏它的清香,说自己明天就要挂冠归隐,去享这样的清福。”
zhòng wàng yōu guī众望攸归众人所期望和敬仰的。形容在群众中威望很高。《晋书 解系阎鼎等传论》:“于是武皇之胤,惟有建兴,众望攸归,曾无与二。”
bái wǎng hēi guī白往黑归比喻只看表面不看本质。
guī gēn dào dǐ归根到底归结到根本上。清·张南庄《何典》第二回:“归根结柢,把一场着水人命一盘摙归去,还亏有钱使得鬼推磨。”
fǎn pú guī zhēn返璞归真同“返朴归真”。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上帝基督化人,超凡入圣,返璞归真。”
shēng jì sǐ guī生寄死归寄:暂居。生似暂寓,死如归去。指不把生死当作一回事。《淮南子·精神训》:“生:寄也;死: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