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流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tǎo liú sù yuán讨流溯源 | 谓深究事物的源流本末。 | 清·王韬《蘅花馆诗录》自序:“余自少读诗,自古作者以逮本朝诸大家,皆欲讨流溯源,穷其旨趣,久之,益知作诗之难。” |
xīng liú diàn jī星流电击 | 见“星流霆击”。 | 《周书·晋荡公护传》:“更集诸部,倾国齐至,星流电击,数道俱进。” |
liú yí shī suǒ流移失所 | 犹言流离失所。 | 《清史稿·世祖纪》:“自后有流移失所甘心投诚者,有司礼送京师,加恩畜养。” |
dà bù liú xīng大步流星 | 流星:比喻走得快。形容步子很大;走得飞快。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六:“他在爬犁的近边,大步流星地走着。” |
bǎi shì liú fēn百世流芬 | 美名永传于后世。同“百世流芳”。 | 清 李渔《闲情偶寄 词曲 结构》:“予以生花之笔,撰为倒峡之词,使人人赞美,百世流芬。” |
fēng liú rú yǎ风流儒雅 | 风流:有文采且不拘礼法;儒雅:学识深湛,气度不凡。指人文雅洒脱,学识渊博。 | 唐·卢照邻《五悲·悲才难》:“杲之为人也,风流儒雅,为一代之和到此为止;昂之为人也,文章卓荦,为四海之随珠。” |
fēng liú yǐ nǐ风流旖旎 | 风流:风韵;旖旎:柔美的样子。风韵柔媚。 | 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一折:“我这女儿吹弹歌舞,书画琴棋,无不精妙,更是风流旖旎,机巧聪明。” |
fàng rèn zì liú放任自流 | 放:放纵;不加约束;任:听凭;任由;自:自己;独自;流:流动;发展。不加约束;听其自然发展。 | 薛暮桥《社会主义经济的高速度应按比例发展》:“也不应该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使国民经济陷于无政府状态。” |
fēng liú zǎi xiàng风流宰相 | 风流:有才学而不拘礼法。有才学而不拘礼法的宰相。 | 《南史·王俭传》:“俭常谓人曰:‘江左风流宰相,惟有谢安。’盖自况也。” |
shuò shí liú jīn铄石流金 | 高温熔化金石。形容天气酷热。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诠言训》:“大热铄石流金,火弗为益其烈。” |
zhōng liú dǐ zhù中流砥柱 | 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比喻能在艰难环境中起支柱作用的个人或集体。中流:河流中央;砥柱:黄河三门峡东的石山。 | 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
yuán qīng liú jié源清流洁 | 源头的水清,下游的水也清。原比喻身居高位的人好,在下面的人也好。也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 | 先秦 荀况《荀子 君道》:“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
liú xīng gǎn yuè流星赶月 | 象流星追赶月亮一样。形容行动迅速。 | 《新编五代史平话 汉史上》:“自投军后,时通运泰,武艺过人,走马似逐电追风,放箭若流星赶月。” |
liú fāng qiān gǔ流芳千古 | 指美名永远流传下去。 | 《天地会诗歌选 金台开山歌》:“争回疆土功劳大,流芳百世永无涯。” |
gǔn guā liú shuǐ滚瓜流水 | 形容说话极其熟练、流利。 | 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五:“他得意地哈了一声就滚瓜流水地一口气说道:‘说是男女在那件事上也该平等。’” |
fēng liú qiān gǔ风流千古 | 指风雅之事久远流传。 | 宋 李流谦《青玉案》词:“风流千古,一时人物,好记尊前语。” |
xíng liú sǎn xǐ行流散徙 | 徙:迁徙。像云行水流似的分散迁徙。指万物随自然规律而变化。 |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运》:“行流散徙,不主常声。” |
yín wěi xià liú淫猥下流 | 放荡淫乱,指人纵欲乱为。 | |
kuài bù liú xīng快步流星 | 形容步子跨得大,走得快。 | 单田芳《燕王扫北》第32回:“又等了一会儿,李七骑马回来了。只见他在府门外翻身下马,手提马鞭,快步流星进了里屋。” |
fēng liú yuān niè风流冤孽 | 男女风情事而造成的冤仇罪孽。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因近来风流冤孽,缠绵于此处,是以前来访察机会,布散相思。” |
shǐ gǔn niào liú屎滚尿流 | 形容惊恐之极。 |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这些柔顺良民,却有什么法儿抵抗他呢?急得屎滚尿流,典衣服,卖儿女的将钱凑出缴去。” |
yuán qīng liú qīng源清流清 | 源头的水清,下游的水自然就清。比喻因果相连,事物的本原好,其发展和结局也就好;或领导贤明,其下属也廉洁。源,也作原。亦作“源清流洁”、“源清流净”。 | 战国·赵·荀况《荀子·君道》:“故械数者,治之流也,非治之源也。君子者,治之源也。官人守数,君子养源,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
wú chǐ xià liú无耻下流 | 无耻:不知耻辱;下流:引起性欲或绘声绘色地描述色情。指不知羞耻,低级下流 | |
cóng shàn ruò liú从善若流 | 见“从善如流”。 | 《新唐书·张玄素传》:“从善若流,尚恐不逮,饰非拒谏,祸可既乎?” |
liú lí diān shǔ流离颠疐 | 见“流离颠沛”。 | 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褒赠伊川》:“又从而排陷之,卒使流离颠疐,无所为而死。” |
zhōng liú shī zhōu,yī hú qiān jīn中流失舟,一壶千金 | 壶:匏:一种瓜,形似葫芦,佩带在腰间可以渡河,南方称为腰舟。比喻东西虽然轻微,用得到的时候便十分宝贵。 | 《鹖冠子 学问》:“中河失船,一壶千金,贵贱无常,时物使然。” |
liú lí diān dùn流离颠顿 | 见“流离颠沛”。 | 宋·曾巩《永兴尉章佑夫人张氏墓志铭》:“维能顺其性,所以居流离颠顿之间,而不为悲哀愁忧乱其志也。” |
nà jiàn rú liú纳谏如流 | 虚心听取谏议。 | 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一折:“为我王纳谏如流,因此上丞相奏准。” |
yán liú sù yuán沿流溯源 | 沿:顺着。循着水流寻找源头。比喻深究事物的本末。 | 《清史稿·骆嘉淦传》:“然则沿流溯源,约言蔽义,惟望我皇上时时事事常守此不敢自是之心,而天德王道举不外乎此矣。” |
yuán qīng liú jìng源清流净 | 源:水的源头。水的源头清,下流的水也就清。指修身治国要从根本出发。 | 明·无名氏《怒斩关平》第一折:“你是花根本绝,源清流净,端的不虚名。” |
xīng liú diàn jī星流电激 | 激:急疾。像流星飞驰,闪电疾逝。形容迅疾。 | 南朝·梁·刘峻《广绝交论》:“故絪缊相感,雾涌云蒸,嘤鸣相召,星流电激。” |
liú lí yù hé流离遇合 | 流离:流转,离散;遇合:指遇到赏识自己的人。流离失所又再团聚。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流离遇合,破家失国。” |
liú luò fēng chén流落风尘 | 流落:因生活所迫而留居他乡;风尘:指纷扰的生活。穷困潦倒,漂泊江湖。 | 元 范子安《竹叶舟》楔子:“我则为十载萤窗苦学文,惭愧杀万里鹏程未致身,因此上甘流落在风尘。” |
jī hòu liú guāng积厚流光 | 积累的功业越深厚,则流传给后人的恩德越广。 | 荀况《荀子 礼论》:“故有天下者事七世,有一国者事五世,有五乘之地者事三世,有三乘之地者事二世,持手而食者不得立宗庙,所以别积厚者流泽广,积薄者流泽狭也。” |
liú lián wàng fǎn流连忘反 | 留恋不舍,忘记返回。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5回:“人君之宴乐有常,未闻流连忘反。” |
liú luò tiān yá流落天涯 | 流落:因生活所迫而留居他乡;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穷困潦倒;离开家乡;到外漂泊。 | 宋 德祐太学生《祝英台近(德祐乙亥)》:“叹离阻!有恨流落天涯,谁念泣孤旅?” |
liú yán huò zhòng流言惑众 | 流言:无根据的话。指制造谣言以欺骗、迷惑群众。 | 《汉书·翟方进传》:“今翟义、刘信等谋反大逆,流言惑众,欲以篡位。” |
liú yán fēi wén流言飞文 | 犹言流言蜚语。 | 东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是以群小窥见间隙,缘饰文字,巧言丑诋,流言飞文,哗于民间。” |
jī liú yǒng tuì激流勇退 | 勇:果敢;退:退却,离去。比喻在官场得意时及时引退,以明哲保身。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五章:“田福军一回来,他就激流勇退,也许会给省委造成一种他尊重上级决定,并且已改变对田福军的看法,支持和信任他放手工作的印象。” |
qī qiào liú xuè七窍流血 | 七窍:指人头上的七个孔,即两眼、两耳、两鼻孔和口。口鼻等处往外流血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5回:“那妇人揭起被来,见了武大咬牙切齿,七窍流血,怕将起来。” |
guāng yīn rěn rǎn,rì yuè rú liú光阴荏苒,日月如流 | 荏苒:不知不觉地过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2回:“光阴荏苒,日月如流,早过一月有余。” |
fēi gé liú dān飞阁流丹 | 飞阁:架空建造的阁道;流丹:彩饰的漆鲜艳欲流。凌空建造的阁道涂有鲜艳欲流的丹漆。形容建筑物的精巧美丽。 | 唐·王勃《滕王阁序》:“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
bǐ hàn rú liú笔翰如流 | 指文笔快捷无滞。 | 《晋书 陶侃传》:“远近书疏,莫不手答,笔翰如流未尝壅滞。” |
rú yǎ fēng liú儒雅风流 | ①文雅而飘逸。②谓风雅淳正。 | 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脱套》:“方巾与有带飘巾,同为雅者之服。飘巾儒雅风流,方巾老成持重。” |
duì dá rú liú对答如流 | 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流畅迅速。形容对问话的内容熟悉;反应敏捷;口才极好。 | 唐 黄滔《龟洋灵感禅院东塔和尚碑》:“和尚盖行高而言寡,是日对答如流。” |
yín xué liú shuō淫学流说 | 淫:浮华;流说:指不合正道的邪说。浮华的学问,不合正道的邪说。 |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知度》:“至治之世,其民不好空言虚辞、淫学流说。” |
sù liú zhuī yuán溯流追源 | 犹溯流穷源。 | 《诗刊》1978年第1期:“觉得这封信,含蕴深厚,溯流追源,就得考虑整个诗歌的历史。” |
liú shuǐ cháo zōng流水朝宗 | 朝宗:原指古代诸侯天子,借指百川入海。比喻人心所向。 | 《诗·小雅·沔水》:“沔彼流水,朝宗于海。” |
diān pèi liú lí颠沛流离 | 颠沛:遭受挫折或困难;流离:离散、流落。因生活困窘而到处奔波流浪。 | 宋 张世南《游宦纪闻》第九卷:“而哀予颠沛流离万里,保有之难也,而共振显之。” |
liú fēng yú sú流风馀俗 | 遗留的风气、习俗。 | |
liú lí zhuǎn xǐ流离转徙 | 辗转迁移,无处安身。 | 清 戴名世《周烈妇传》:“与其妇翁皆贱业,两人流离转徙者久之。” |
xuè liú chéng qú血流成渠 | 鲜血流成了河。形容死伤的人极多。 | 清 陈忱《水浒后传》:“刘猊丢甲丢盔而走,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又折了二千多兵,退到万庆寺喘急方定。” |
rì yuè rú liú日月如流 | 时光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4回:“今留齐七载,偷安惰志,日月如流,吾等十日不能一见,安能成其大事哉?” |
jiàn zhēng rú liú谏争如流 | 谏争:争同“诤”,直言相劝。劝谏的话如同流水一样,滔滔不绝。 | 明·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二折:“从父令是何由,从君令是何由,冒斧当戈,谏争如流。” |
fàng fàn liú chuò放饭流歠 | 歠:喝,饮。大口吃饭,大口喝汤。旧指没有礼貌。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放饭流歠,而问无齿决,是之谓不知务。” |
jiāng liú rì xià江流日下 | 见“江河日下”。 | 孙中山《建国方略·知行总论》:“既经非常之破坏,而无非常之建设以继之,此所以祸乱相寻,江流日下。” |
liú xuè piāo lǔ流血漂橹 | 橹:盾牌。血流成河,可以漂浮盾牌。 | 汉·贾谊《过秦论》:“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
qióng yuán sù liú穷源溯流 | 源:河流发源的地方;溯:逆流而上。原指逆流而上探寻河流的源头。现比喻探究和追溯事物的原由。 | 清 王十禛《然灯记闻》:“为诗要穷源溯流,先辨诸家之派。” |
pōu jué rú liú剖决如流 | 剖决:分析、解决;如流:如同流水一般。形容分析、解决问题明快、敏捷。 | 《隋书·裴政传》:“簿案盈几,剖决如流。” |
liè shí liú yún裂石流云 | 流:往来无定或转运不停。裂开山石,震动云霄。形容声音高昂响亮。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3回:“唱出一句来,端的有落尘绕梁之声,裂石流云之响。” |
huǒ gēng liú zhòng火耕流种 | 古代原始的耕种方法。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文苑传上 杜笃》:“水耕流种,功浅得深。”李贤注:“以火烧所伐林株,引水溉之而布种也。” |
liú yán hùn huà流言混话 | 无根据无道理的言语。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他到底念了些什么书!倒念了些流言混话在肚子里。” |
fēng liú yùn jiè风流蕴藉 | 蕴藉:平和宽厚;含蓄内秀。风度潇洒;才华含蕴也可用来形容文章诗画意趣飘逸含蓄。 | 《北齐书 王昕传》:“学识有风训,生九子,并风流蕴藉,世号王氏九龙。” |
liú shuǐ táo huā流水桃花 | 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 唐·李白《山中问答》诗:“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
liú luò tā xiāng流落他乡 | 他乡:不是自己的故乡;外地。被迫离开家乡;漂泊在外地。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舍父逃走,流落他乡,撞东磕西,苦哉,阿弥陀佛。” |
xuè liú piāo chǔ血流漂杵 | 流的血多得能把舂米的木棰都漂浮起来。杵:旧时舂米的短木棰。 | 《尚书 武成》:“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
liú luò jiāng hú流落江湖 | 形容穷困潦倒,漂泊异乡。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6回:“言之不尽,自从父亲亡故之后,时乖运蹇,一向流落江湖。” |
yìng dá rú liú应答如流 | 对答像流水一样。形容答语敏捷流利。 | 《晋书 张华传》:“华应对如流,听者忘倦。” |
shù liú zhěn shí漱流枕石 | 犹言漱石枕流。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 |
yú yùn liú fēng余韵流风 | 传留后世的韵致风度。《群音类选·<龙泉记·寿祝椿堂>》:“家传旧清白,余韵流风正洋溢,愿寿考弥高,华峰难敌。” | 《群音类选·<龙泉记·寿祝椿堂>》:“家传旧清白,余韵流风正洋溢,愿寿考弥高,华峰难敌。” |
liú jīn shuò shí流金铄石 | 形容天气酷热,好象金石都快要熔化。 |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
hóng shuǐ héng liú洪水横流 | 横流:不循河道而流。洪水泛滥。比喻邪道横行。 | 《孟子·滕文公上》:“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氾滥于天下。 |
xuè liú chéng chuān血流成川 | 形容被杀的人极多。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1回:“打进番营来,如入无人之境,打得尸如山积,血流成川。” |
liú xuè chéng hé流血成河 | 形容被杀的人极多。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3回:“杀的尸横遍野,流血成河,大败亏输。” |
zhōng liú jī jí中流击楫 | 击:敲打;楫:浆。比喻立志奋发图强。 | 《晋书 祖逖传》:“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
liú fēng yú yùn流风馀韵 | 见“流风馀韵”。 | |
jiāo jīn liú shí焦金流石 | 金属烧焦,石头熔化。形容天气干旱酷热。 | 南朝 梁 刘孝标《辩命论》:“放勋之世,浩浩襄陵;天乙之时,焦金流石。” |
tīng qí zì liú听其自流 | 指不加约束、引导,听任自由发展。 | 《淮南子 修务训》:“听其自流,待其自生,则鲧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 |
duàn jué rú liú断决如流 | 如流:像流水一样多而迅速。决断事务多而快。 | 《周书·李彦传》:“彦在尚书十有五载,属军国草创,庶务殷繁,留心省阅,未尝懈怠,断决如流,略无疑滞。” |
niào liú pì gǔn尿流屁滚 | 形容惊慌狼狈之态。 |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你要问俺名姓,若说出来,直唬得你尿流屁滚。” |
jī hòu liú guǎng积厚流广 | 根基深厚,影响广远。 | 战国·赵·荀况《荀子·礼论》:“所以别积厚,积厚者流泽广,积薄者流泽狭也。” |
shuǐ liú yún sàn水流云散 | 喻时过境迁,人各一方。 | 宋·陆游《临江仙·离梁州作》词:“水流云散各西东。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 |
xùn diàn liú guāng迅电流光 | 比喻光阴像电光迅速地消逝。 | 胡蕴《过临平》诗:“迅电流光三载间,再游胜地百忧删。” |
zhěn shí sòu liú枕石嗽流 | 见“枕石漱流”。 | 明·唐顺之《送彭通判致仕序》:“故曰去就有二途而仕隐无两道,苟徒枕石嗽流,嘲弄烟月以为旷达,而曰世与我既相违矣,则余又何敢以此望君,且非君所以自待也。” |
táo huā liú shuǐ桃花流水 | 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 唐 李白《山中问答》诗:“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
jiàng běn liú mò降本流末 | 犹言舍本逐末。 | 明·何景明《<武功县志>序》:“人才则由实而虚,文教则由振而委,亡弗降本流末暌正趋弊者矣!” |
shuò shí liú jīn烁石流金 | 谓温度极高,能将金石熔化。形容酷热。烁,通“铄”。 | 唐·康骈《剧谈录·狄惟谦请雨》:“是时炎旱累月,烁石流金,晴空万里。” |
fēng liú yǎ shì风流雅事 | 雅:风雅。风雅而有情趣的事。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3回:“命探春依次抄录妥协,自己编次,叙其优劣,又命在大观园勒石,为千古风流雅事。” |
míng shì fēng liú名士风流 | 名士的风度和习气。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方术传论》:“汉世之所谓名士者,其风流可知矣。” |
zhòng liú guī hǎi众流归海 | 大小河流同归于海。比喻众多分散的事物汇集于一处。 | 唐 杜甫《长江》诗之二:“众流归海意,万国奉君心。” |
liú shuǐ gāo shān流水高山 |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 《列子 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wù jū xià liú恶居下流 | 恶:讨厌,憎恨;下流:即下游,引伸为卑下的地位。憎恨处于下游。原指君子不愿居于卑下的地位。现也指不甘居下游。 | 《论语·子张》:“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
diē dàng fēng liú跌荡风流 | 潇洒放逸而富有才华风情。同“跌宕风流”。 | 清 余怀《板桥杂记 珠市名妓附见》:“白门娟娟静美,跌荡风流,能度曲,善画兰。” |
pí pò xuè liú皮破血流 | 形容伤势很重。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饿得慌了,到人家地里劈一穗苞米,被人抓住,打得皮破血流,昏倒在地上。” |
liú fāng hòu shì流芳后世 | 见“流芳百世”。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桓温]既而抚枕起曰: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邪!” |
sì shuǐ liú nián似水流年 | 流年:光阴。光阴像川流不息的江水;一去不复返。比喻光阴过得很快。 | 明 汤显祖《牡丹亭 惊梦》:“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
wén bǐ liú chàng文笔流畅 | 文字通顺,读起来不费力。 | |
gǎn jī liú tì感激流涕 | 涕:眼泪。感激得掉下眼泪。形容极度感激 | 唐·刘禹锡《王公神道碑铭》:“尝阅《诗》至《蓼莪》篇,感激流涕,故其志如刃始淬。” |
liú shuǐ bù fǔ,hù shū bù dù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 户枢:门转轴;蠹:虫蛀。流动的水不会发臭,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到外物的侵蚀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 |
cóng liú wàng fǎn从流忘反 | 谓习从流俗而不可扭转。 | 《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一记得了,久而久之,不论尊卑长幼,远近亲疏,一股脑子,把称谓搁起来,都叫别号,尤其怪。照这样从流忘反,流到我大清二百年后,只怕就会有‘甲斋父亲’‘乙亭儿子’的通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