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子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huáng mián ǎo zǐ黄绵袄子 | 比喻冬天的太阳。 |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壬寅正月,雨雪连旬,忽尔开霁。闾里翁媪相呼贺曰:‘黄绵袄子出矣。’” |
zǐ jì fù yè子继父业 |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使子继父业,弟承家祀,有何不可?” |
bài jiā zǐ败家子 | 指任意挥霍家产的不成器的子弟或任意浪费国家财物的人。 | 老舍《诗人》:“这些行动都是有失正统的,故每每呼诗人为怪人、为狂士、为败家子。” |
tù zǐ bù chī wō biān cǎo兔子不吃窝边草 | 比喻坏人不在当地干坏事。 |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16章:“兔子不吃窝边草,我这老虎单吃回头食。” |
pào tǒng zǐ炮筒子 | 比喻心直口快、好发议论的急性人。 | 胡正《汾水长流》第六章:“孙茂良倒是个炮筒子,可就是嘴上少了个笼头。” |
nèi jǔ bù shī qí zǐ,wài jǔ bù shī qí chóu内举不失其子,外举不失其仇 | 举:推荐。举荐身边的人,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举荐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形容办事公正无私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荀慈明曰:‘昔者祁奚内举不失其子,外举不失其仇,以为至公。’” |
tiān wáng lǎo zǐ天王老子 | 比喻至尊至贵、最有权威的人。 |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15章:“天王老子也挡不住改霞到生宝的草棚屋做媳妇去!” |
wéi chén sǐ zhōng,wéi zǐ sǐ xiào为臣死忠,为子死孝 | 为:作为。为臣的应不惜生命忠于帝王,为子的应不惜生命孝顺父母。 | 明·吾丘瑞《运甓记·父子死节》:“为臣死忠,为子死孝,孩儿兄弟二人,情愿同爹爹出阵。” |
jūn zǐ bào chóu,shí nián bù wǎn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 君子:泛指品德高尚的人。指有志之士报仇雪恨不必性急,等待时机再动手。 | 《儿女风尘记》:“孩子,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你把这笔账牢牢地记在心里!” |
tiān zhī jiāo zǐ天之骄子 | 骄子:宠儿。老天爷的宠儿。汉朝人因匈奴极为强盛而称之为“天之骄子”;意即匈奴为天所骄宠。现指条件极其优越;特别幸运的人。也指非常勇敢或有特殊贡献的人。 | 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上》:“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 |
yī bí zǐ huī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 《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
jiào huā zǐ叫化子 | 乞丐。 |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四回:“管他有衣服没衣服,比要饭的叫化子总强点,就算那间厨房旁边的小房子,也怪暖和的,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
yǎ zǐ màn cháng huáng bǎi wèi,zì jiā yǒu kǔ zì jiā zhī哑子漫尝黄柏味,自家有苦自家知 | 哑子:哑巴;黄柏:黄檗,味苦。哑子尝到黄柏的苦味,知苦说不出。比喻有苦难言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回:“文姜深闺寂寞,怀念诸儿,病势愈加,却是胸中展转,难以出口。正是‘哑子漫尝黄柏味,自家有苦自家知。’” |
zǐ sūn hòu bèi子孙后辈 | 一个祖先的直到最远一代的后裔。 | 邓小平《搞建设要利用外资和发挥原工商业者的作用》:“要落实对原工商业者的政策,这也包括他们的子孙后辈。” |
sǐ yào miàn zǐ死要面子 | 指特别爱惜自己的颜面。 | 张洁《沉重的翅膀》:“你知道爸爸死要面子,绝不会把这些事往外讲。” |
wén zǐ tóng shēng文子同升 | 谓家臣奴仆与主人同居官职。语出《论语·宪问》:“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 语出《论语·宪问》:“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
dú shū zhǒng zǐ读书种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1卷:“周益公云:汉二献皆好书,而其传国皆最远。士大夫家,其可使读书种子衰息乎?” |
shù zǐ bù zú yǔ móu竖子不足与谋 | 竖子:小子;谋:计议,商量。这小子不足以商量大事。 |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
dì zǐ hái ér弟子孩儿 | 弟子:歌妓,妓女。婊子养的。 | 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二折:“我走到半路,被那巡更的歹弟子孩儿把我拦住,道我是犯夜的。” |
zuān kòng zǐ钻空子 | 指乘隙钻营投机。 | 王朔《一点正经没有》:“这么两句半话跟大人都说不清楚,让小人钻空子。” |
shī zǐ bó tù,yì yòng quán lì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 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付。同“狮象搏兔,皆用全力”。 | 茅盾《谨严第一》:“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这一句成语,最足以说明艺术匠们之无往而不谨严,丝毫不肯随便,” |
chuī hú zǐ dèng yǎn吹胡子瞪眼 | 形容很生气的样子。 | 刘绍棠《渔火》第一章三:“这个挨了骂的司务长恼羞成怒,吹胡子瞪眼,在桥上张牙舞爪。” |
yī zǐ shī zhāo,mǎn pán jiē shū一子失着,满盘皆输 | 着:下棋落子。指下棋时关键的一步棋走得不当,整盘棋就输了。比喻关键性问题处理不当,结果导致整个失败。 | 李欣《老生常谈·熟视无睹,充耳不闻》:“一子失着,满盘皆输,这是有的。” |
qì zǐ zhú qī弃子逐妻 | 弃:抛弃;逐:驱赶。抛弃子女赶走妻子。形容百姓生活困苦,妻离子散。 | 唐·韩愈《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上恩虽宏,下困犹甚,至闻有弃子逐妻以求口食。” |
bù rù shòu xué,bù dé shòu zǐ不入兽穴,不得兽子 | 不进野兽窝,不能捉到小野兽。比喻不冒险进入险境就不能取得成果。 | 《北史·韦佑传》:“古人称不入兽穴,不得兽子。安危之事未可预量。” |
bàn diào zǐ半吊子 | 肤浅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 | 丁玲《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他却说自己是‘半吊子文人’,也是一种夸大,是不真实的。” |
èr dào fàn zǐ二道贩子 | 指非法地买进卖出商品以获利的商贩。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13章:“人民币魔力无边,只要肯出高价,二道贩子手里有的是软卧票。” |
dì nán zǐ zhí弟男子侄 | 泛指晚辈男子。 | 清 张南庄《何典》第二回:“不一时,催命鬼领了几个弟男子侄来到庙前。” |
rèn zéi zuò zǐ认贼作子 | 见“认贼为子”。 | 明·徐复祚《一文钱》第三出:“有一等颠倒丧志,投东觅西,失却眼前至宝,这便是认贼作子。” |
kǎi tì jūn zǐ恺悌君子 | 恺悌:平易近人。和乐平易而厚道的人。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十二年》:“恺悌君子,神所劳矣。” |
hú zǐ gōng chéng胡子工程 | 喻指进度缓慢、一拖再拖而长期不能投入使用的基建工程。 | 张贤亮《出卖“荒凉”》:“企业由‘国营’,便效率低下,搞不好就成为‘胡子工程’、‘钓鱼工程’。” |
shēng zǐ dāng rú sūn zhòng móu生子当如孙仲谋 | 孙仲谋:三国时吴主孙权。形容智勇双全的英雄人物。 |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吴主传》:“生子当如孙仲谋。” |
māo kū hào zǐ猫哭耗子 | 比喻假慈悲,伪装同情。 |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15回:“本来你是个猫,他是个鼠,岂不是猫哭耗子了呢?” |
yī cháo tiān zǐ yī cháo chén一朝天子一朝臣 | 指一个人上台,下面的工作人员就另外换一批。 | 明 汤显祖《牡丹亭 虏谍》:“万里江山万里尘,一朝天子一朝臣。” |
zhuā xiǎo biàn zǐ抓小辫子 | 比喻抓住缺点作为把柄。 | 季羡林《牛棚杂忆》:“训话者每天主要做法是抓小辫子,而小辫子我们满头都是,如果真正没有,他们还可以栽在你头上嘛。” |
làng zǐ huí tóu浪子回头 | 浪子: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回头:回心悔悟。不务正业者改邪归正。 | 明·陈继儒《小窗幽记》:“浪子回头,仍不惭为君子。” |
dú shū jūn zǐ读书君子 | 旧时称有志操有学问的人。 | |
láo shí zǐ劳什子 | 指讨厌的东西或一般的事物。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什么罕物!人的高下不识,还说灵不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 |
niǎn zhe bí zi捻着鼻子 | 形容克制忍耐,受了气也不敢发作。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3回:“朝奉带了舵公到汤少爷船上磕头,谢了说情的恩,捻着鼻子回船去了。” |
cù tán zǐ醋坛子 | 装醋的坛子,指在男女关系上嫉妒心很强的人。 |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三章:“倘她打翻醋坛子,可就要砸锅了。” |
xiào zǐ shùn sūn孝子顺孙 | 指孝顺父母的儿子,有德行的孙子。 | 西汉 刘向《说苑 辨物》:“吾欲言死者有知也,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也。” |
rén yì jūn zǐ仁义君子 | 原指好心肠的正派人,后泛指能热心帮助别人的人。 | 《晋书·刑法志》:“戮过其罪,死不可生,纵虐于此,岁以巨计,此乃仁义君子所不忍闻,而况行之于政乎?” |
dà yǎ jūn zǐ大雅君子 | 大雅:对品德高尚,才学优异者的赞词。君子:泛指有才德的人。指有才德的人。 | 《汉书·景十三王传赞》:“夫唯大雅,卓尔不群,河间献王之矣。”《论语·八佾》:“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
fēng qī yìn zǐ封妻荫子 | 封:帝王把官爵或称号赐给臣下;荫:封建时代由于父祖有功而给予子孙入学或任官的权利。封建时代功臣的妻子得到封号;子孙世袭官职和特权。现在也指因一人的权势地位而使老婆孩子都得好处的现象。 | 元 萧德祥《杀狗劝夫》:“便是他封妻荫子,也讲不得《毛诗》,念不得《孟子》。” |
zǐ hǎn cí bǎo子罕辞宝 | 比喻拒绝接受别人的珍贵物品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15年》:“宋人得玉,献诸司城子罕,子罕弗收。献玉者曰:……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
wǒ fù zǐ dài我负子戴 | 谓夫妻同安于贫贱。详“我黼子佩”。 | 汉·扬雄《琴清英》:“天下有道,我黼子佩;天下无道,我负子戴。” |
rén zhōng shī zǐ人中狮子 | 像狮子是兽中之王那样。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 《释氏要览》:“天竺大乘沙门佛陀斯那天才特拔,诸国独步,内外综博,无籍不练,世人咸曰人中狮子。” |
wàng zǐ chéng lóng望子成龙 | 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 |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德公望子成龙,一会想送他上英国,一会又想送他上美国。” |
zhuāng sūn zǐ装孙子 | 装可怜相。 | 刘心武《钟鼓楼》第六章:“他对事物最严厉的批评是:‘甭装孙子!’” |
bǎi jiā zhū zǐ百家诸子 | 百家: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流派;诸子:指孔子、老子、庄子、荀子等。后来对先秦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 | 晋·常璩《华阳国志·梓橦人士》:“自五经四部、百家诸子、伎艺算计、卜数医术。” |
guì zǐ piāo xiāng桂子飘香 | 指中秋前后桂花开放,散发馨香。 | 唐 宋之问《灵隐寺》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
jūn zǐ zhī jiāo君子之交 | 贤者之间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虚华。 | 庄周《庄子 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
ǎi zǐ kàn xì矮子看戏 |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27卷:“正如矮人看戏一般,见前面人笑,他也笑,他虽眼不曾见,想必是好笑,便随他笑。” |
zéi chén luàn zǐ贼臣乱子 | 指心怀异志、为奸作恶的人。 | 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崔慧景传》:“臣窃惟太祖、高宗之孝子忠臣,而昏主之贼臣乱子者,江夏王与陛下,先臣与镇军是也。” |
lí yuán zǐ dì梨园子弟 | 见“梨园弟子”。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回:“通省梨园子弟各班愿与者,书名画知,届时齐集湖亭,各演杂剧。” |
zǐ bù yǔ guài子不语怪 | 子:孔子;语:谈论。指不谈怪异一类事情。 | 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 |
fán fū sú zǐ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9回:“瞧我这凡夫俗子,不能交通神明,所以梦都没有一个。” |
diǎn qī yù zǐ典妻鬻子 | 典:典当;鬻:卖。典卖妻子。形容生活极其贫困。 |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设便民房》:“亩亩穷民何能堪此?势必倾家荡产,典妻鬻子以偿其用矣。” |
láo shí gǔ zi牢什古子 | 指讨厌的东西。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6回:“关在这牢坑里,学这牢什古子。” |
zǐ mǔ xiāng quán子母相权 | 子母:古代称钱币重的为母,轻的为子。比喻轻重并行,维持一定的平衡。 |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周语》:“货币之重者、大者为母,轻者、小者为子。币轻物贵,推行重币以市贵物,称母权子;币重物轻,推行轻币以市贱物,亦不废重,称之权母。” |
huà dí jiào zǐ画荻教子 | 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 《宋史·欧阳修传》:“家贫,致以荻画地学书。” |
cǎo tóu tiān zǐ草头天子 | 强盗的头领,旧时亦指入山聚众起义的首领。 | 《京本通俗小说 冯玉梅团圆》:“蛇无头而不行,就有个草头天子出来。此人姓范名汝为,仗义执言,救民水火。” |
ā dǒu tài zǐ阿斗太子 | 阿斗:三国蜀汉刘备之子刘禅的小名。此人庸碌无能,虽有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不能振兴蜀汉。指懦弱无能的人。 | 高阳《胡雪岩全传 灯火楼台》:“丈夫是个阿斗太子,哪怕你是诸葛亮,也只好叹口气。” |
yī dǔ zǐ huài shuǐ一肚子坏水 | 指人心肠很坏。 | 端木蕻良《曹雪芹》第27章:“但此人一肚子坏水儿,吃人不吐骨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只能拉拢,不能得罪。” |
guì yóu zǐ dì贵游子弟 | 贵游:无官职的贵族。贵族或达官贵人的子弟 | 《周礼·地官·师氏》:“凡国之贵游子弟学焉。” |
fù rén rú zǐ妇人孺子 | 妇女孩子。 | 《教战守策》:“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不出于闺门。” |
hé dōng shī zǐ hǒu河东狮子吼 | 河东:古郡名。比喻嫉妒心强剽悍的妻子发怒,对丈夫大吵大闹。一般借此嘲笑惧内的男人。 | 宋 洪迈《容斋三笔 陈季常》:“陈慥字季常……自称‘龙丘先生’,又曰‘方山子’。好宾客,喜畜声妓,然其妻柳氏绝凶妒,故东坡有诗云:‘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师(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
shì jí wú jūn zǐ事急无君子 | 谓人到紧急关头,就顾不得讲规矩、礼貌了。 | 清 钱彩《说岳全传》:“邦杰道:‘好一匹马,不知何人的?如今事急无君子,只得借他来骑骑。’” |
xiǎo guān zǐ xià小冠子夏 | 指汉代杜钦。比喻眼睛不好的人。 | 东汉·班固《汉书·杜钦传》:“钦恶以疾见诋,乃为小冠,由是京师更谓钦为‘小冠杜子夏’。” |
zǐ xià xuán chún子夏悬鹑 | 鹑:鹑鸟尾秃有如补绽百结。指子夏生活寒苦却不愿做官,衣服破烂打结,披在身上像挂着的鹑鸟尾一样。形容人衣衫褴褛,生活困顿却清高自持,安贫乐道。 | 《荀子 大略》:“子夏家贫,衣若悬鹑。” |
jiā rén fù zǐ家人父子 | 家人:一家人。指一家人。 | 唐·柳宗元《桐叶封弟辩》:“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况号为君臣者耶?” |
dài dà mào zǐ戴大帽子 | 比喻给人加上夸大了的罪名。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8回:“中丞穿的是件接衫,也没有戴大帽子。” |
sā kāi yā zǐ撒开鸭子 | ||
duàn zǐ jué sūn断子绝孙 | 指没有子孙后代。多用作诅咒语。 | 元 柯丹邱《荆钗记 执柯》:“你再不娶亲,我只愁你断子绝孙谁拜坟。” |
qiān jīn zhī zǐ千金之子 | 旧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袁盎晁错列传》:“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
lí yuán dì zǐ梨园弟子 | 原指唐玄宗培训的歌伶舞伎。后泛指戏剧演员。 | 唐 王昌龄《殿前曲》:“胡部笙歌西殿头,梨园弟子和《凉州》。” |
gǒu tuǐ zǐ狗腿子 | 走狗,为恶势力效劳帮凶的人。 | 邓小平《跃进中原的胜利形势与今后的政策策略》:“有些被杀的所谓狗腿子,十有八九是穷人。” |
guì zǐ lán sūn桂子兰孙 | 对人子孙的美称。 | 明·汤显祖《紫箫记·就婚》:“作夫妻天长地远,还愿取桂子兰孙满玉田。” |
tái zhù zǐ台柱子 | 剧团里的主要舞台表演演员,比喻集体中挑大梁的人。 |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而且在将来的抗日政府和抗日军队中必然要成为坚强的台柱子,使日本……的拆台政策,不能达到最后的目的。” |
yǒu liǎng xià zǐ有两下子 | 比喻有点本领。 | 欧阳山《三家巷》:“蒋介石这个角色还是有两下子的。” |
qī lí zǐ sàn妻离子散 | 妻子离异;子女流散。表示一家人被迫离散。 |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 |
ǎi zǐ guān cháng矮子观场 | 场:戏场。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 明 徐复祚《一文钱》第三出:“全心即佛,全佛即人,直是饥人见饭;心不是佛,智不是道,何殊矮子观场。” |
bàn píng zǐ cù半瓶子醋 | 比喻稍有一点知识而知识并不丰富,略有一点本领而本领并不高强的人。 | 杨朔《我的改造》:“可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我,这些年转弯抹角的,直到现在还是个半瓶子醋。” |
tóu fà hú zǐ yī bǎ zhuā头发胡子一把抓 | 比喻做事不细致,对于不同的问题不能区别对待而是笼统处理。 | 艾芜《南行记》:“头发胡子一把抓,全不分青红皂白。” |
zǐ xū wū yǒu子虚乌有 | 指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事物(子虚、乌有:人名)。 | 汉 司马相如《子虚赋》:“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
tuō qī jì zǐ托妻寄子 | 托:请托。将妻子儿女送到别人家寄养。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必是闻得老夫虚名,欲待托妻寄子。” |
zǐ jiē tún quǎn子皆豚犬 | 豚:小猪。对人称自己儿子的谦词。 | 《吴历》:“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
xiǎo zǐ hòu shēng小子后生 | 泛指少年后辈。 | 唐 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小子后生,于何考德而问业焉。” |
ài mín rú zǐ爱民如子 | 旧时称赞某些统治者爱护百姓,就象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 | 西汉 刘向《新序 杂事一》:“良君将赏善而除民患,爱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若地。” |
bù rù hǔ xué,yān dé hǔ z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超传》:“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
yú fū sú zǐ愚夫俗子 | 愚昧凡俗的人。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93回:“只见街坊上,士农工商,文人墨客,愚夫俗子,齐咳咳都道:‘看抛绣球去也!’” |
gāo liáng zǐ dì膏粱子弟 | 高粱:肥肉和细粮;泛指精美食品。指习惯于骄奢享乐生活的富贵人家的子弟。 | 唐·颜师古《<急就篇注>叙》:“若夫缙绅秀彦、膏粱子弟,谓之鄙俚,耻于窥涉,遂使博闻之说,废而弗明。” |
shǔ dōng guā,dào qié zǐ数东瓜,道茄子 | 形容说话罗唆,没完没了。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二回:“那珍哥狂荡了一日回来,正要数东瓜,道茄子,讲说打围的故事。” |
guǎn chéng zǐ管城子 | 毛笔的别名。 | 唐·韩愈《毛颖传》:“秦皇帝使恬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 |
zhōng chén xiào zǐ忠臣孝子 | 对君主尽忠对父母尽孝的人。 | 战国·赵·荀况《荀子·礼论》:“使生死终始若一,一足以为人愿,是先王之道,忠臣孝子之极也。” |
nǎo zǐ shēng xiù脑子生锈 | 比喻思想僵化。 | |
fèng zǐ lóng sūn凤子龙孙 | 帝王或贵族的后代。 | 《二刻拍案惊奇》卷七:“真个是凤子龙孙,遭着不幸,流落到这个地位。” |
xián rén jūn zǐ贤人君子 | 指有才有德的人。 | 唐·陈子昂《明必得贤科》:“凡贤人君子,未尝不思效用,但无其类获进,所以湮没于时。” |
lǎo bā bèi zǐ老八辈子 | 极为古老、陈旧的。 |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18回:“他啊,那么个麻脸儿,我八辈子也看不上!” |
kōng xīn jià zǐ空心架子 | 空话、谎言或无实际内容的东西。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4回:“人也不认得,你在那个面前捣鬼,扯甚么空心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