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鼐调和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相传商武丁问傅说治国之方,傅以如何调和鼎中之味喻说,遂辅武丁以治国。后因以“鼎鼐调和”比喻处理国政。
出处相传商武丁问傅说治国之方,傅以如何调和鼎中之味喻说,遂辅武丁以治国。
例子鼎鼐调和理庶民,安邦定国立功勋。元·郑光祖《老君堂》第二折
基础信息
拼音dǐng nai diào hé
注音ㄉ一ㄥˇ ˙ㄋㄞ ㄉ一ㄠˋ ㄏㄜˊ
繁体鼎鼐調咊
感情鼎鼐调和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爱不释手(意思解释)
 - 以柔克刚(意思解释)
 - 步调一致(意思解释)
 - 牵强附会(意思解释)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释)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释)
 - 饮鸩止渴(意思解释)
 - 破镜重圆(意思解释)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释)
 - 无所不为(意思解释)
 - 只争朝夕(意思解释)
 - 克敌制胜(意思解释)
 - 宾至如归(意思解释)
 - 欢声雷动(意思解释)
 - 与世长辞(意思解释)
 - 安家落户(意思解释)
 - 因循守旧(意思解释)
 - 投机倒把(意思解释)
 - 仗势欺人(意思解释)
 - 大义灭亲(意思解释)
 - 骄奢淫逸(意思解释)
 - 面黄肌瘦(意思解释)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释)
 - 谦谦君子(意思解释)
 - 天府之国(意思解释)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释)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释)
 - 品头论足(意思解释)
 - 妻离子散(意思解释)
 - 显山露水(意思解释)
 
※ 鼎鼐调和的意思解释、鼎鼐调和是什么意思由木香阁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步调一致 | 步调:走路时脚步的大小快慢。比喻进行某种活动;采取同一步骤;同一方式。 | 
| 秋高气和 | 形容秋空高朗、天气晴和。 | 
| 大名鼎鼎 | 鼎鼎:声威盛大的样子。 | 
| 和风细雨 | 温和的风和细小的雨。本指自然现象;现多指用和缓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 | 
| 风和日丽 | 和:柔合;温和。轻风柔和;阳光灿烂。形容天气晴和。 | 
|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 | 
| 凤协鸾和 | 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 | 
| 政通人和 | 政事通达;人心和顺。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 | 
| 鸾凤和鸣 | 比喻夫妻相亲相爱。旧时常用于祝人新婚。 | 
| 心平气和 | 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 
| 礼之用,和为贵 | 和:和谐,协调。按礼行事,当以和平和谐为本。 | 
| 内查外调 | 指在单位内外调查事情的真实情况。 | 
| 家和万事兴 | 家庭和睦才能做任何事情都能兴旺。 | 
| 调兵遣将 | 调动军队;派遣将领;或是调动、安排人力。 | 
| 和平共处 | 彼此不发生军事冲突而共存。 | 
| 和光同尘 | 和;同:一起;混同;光:荣耀;尘:尘俗。指把光荣与尘浊同样看待。 | 
| 才调秀出 | 才调:才情。形容才情风格优异出众。 | 
| 和蔼可亲 | 指一个人的修养好;对人谦和可亲。和蔼:和气;谦逊。 | 
| 和事老 | 调解人。指无原则地进行调解的人。 | 
| 水调歌头 | 词牌名。 | 
| 和衷共济 | 衷:内心;济:渡水。大家一条心;共同渡江河。比喻团结一致;克服困难。 | 
| 天时地利人和 | 指作战时的自然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人心的向背。 | 
| 春秋鼎盛 | 春秋:年龄。人年龄正处在旺盛、强壮之际。旧时比喻人正当壮年;精力充沛。 | 
| 和颜悦色 | 颜:面容;悦色:高兴的脸色。指温和高兴的脸色。 | 
| 浑俗和光 | 浑俗:与世俗混同;和光:混合所有光彩。比喻不露锋芒,与世无争。也比喻无能,不中用。 | 
| 调风变俗 | 犹言移风易俗。 | 
| 春和景明 | 春光和煦,风景鲜明艳丽。 | 
| 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 | 俗语。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