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师院丛竹

金朝郭长倩

南轩移植自西坛,瘦玉亭亭十数竿。得法未应输老柏,植根兼得近幽兰。

虽无秾艳包春色,自许贞心老岁寒。百草千花尽零落,请君来向此中看。

点绛唇

宋代石孝友

缓解罗裳,十分鸳履低腰素。冰香微度。一罅殷红露。

风折芳莲,影落盆池去。多羞处。怕人偷觑。粉面频回顾。

寄麻姑仙坛道士

五代查文徽

别后相思鹤信稀,郡楼南望远峰迷。

人归仙洞云连地,花落春林水满溪。

白发只应悲镜镊,丹砂犹待寄刀圭。

方平车驾今何在,常苦尘中日易西。

咏长城

唐代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

宋代周邦彦

廉纤小雨池塘遍。细点看萍面。一双燕子守朱门。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

宜城酒泛浮香絮。细作更阑语。相将羁思乱如云。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


寿徐藩宪符嵎

明代释今无

缥缈重霞拥石麟,甘霖南服万家春。大农国计筹偏远,博物名儒识几人。

已见阳回天地阔,还邀樾荫水云新。海门金磬敲寒月,不尽清光对玉轮。

养竹记

唐代白居易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斩焉,彗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菶茸荟郁,有无竹之心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芟蘙荟,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望海潮

宋代石孝友

离情冰泮,归心云扰,黯然凝伫江皋。柳色摇金,梅香弄粉,依稀满眼春娇。常记极游遨。更与持玉斗,因解金貂。郎去瞿塘,妾家巫峡水迢迢。

别来暗减风标。奈碧云暗断,翠被香消。春草生池,芳尘凝榭,凄凉月夕花朝。千里梦魂劳。但乌啼渡口,猿响山椒。拟把无穷幽恨,万叠写霜绡。

次韵与德明小友 其一

元代萨都剌

烟雨短篷水口,人家乱石山前。送别莫忘今日,相逢知在何年。

送妹夫之太原

金朝边元鼎

山含秋气冷参差,送客西城落日低。怨别弟兄归怏怏,恋乡车马去迟迟。

浮萍聚散元无定,流水东西却有期。惆怅黄榆故山路,碧天回首雁南飞。

题画

元代萨都剌

绿树阴藏野寺,白云影落溪船。遮却青山一半,只疑僧舍茶烟。

次韵与德明小友 其二

元代萨都剌

莫笑风餐水宿,暂离马足车尘。两岸好山送客,一江细雨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