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听白鸦说了些关于视频号的产品推演,算是继潘乱那天之后我在一个直播间里停留时间最久的了,哈哈,没有颜值的中年大叔要想留住直播观众,拿出肚子里的干货也还是可行的。
再之前,在新榜北京办公室里加入 了一个视频号沙龙,这期间也和新世相的张伟、军武次位面的曾航、震惊文化的樊不凡搞了点头脑风暴。联合 白鸦谈到的,发现里面还是有些能碰撞的点,想到什么记下来什么,不一定对。
先抛几个结论:
1. 视频号的优势在于交际 关系加持下的人,源自圈层交际 的真实品德 化内容在视频号里会比在抖音里更有分发机会,强感官刺激型的演出 型内容反而会遭遇一定的交际 分享压力,人畜无害的情感鸡汤注定命 据最好。
2. 中年大叔们的坐而论道可能迎来春天,三五好友,志趣相投,“懂的入”比“看热闹”有价值。但大叔们也需要提升下视觉表达,毕竟是视频。
3. 更低门槛,视频号比公众号更容易 催生UGC,更多长尾,海量的小而美机会。
4. 对于视频号创作者来说,这是个长赛道,滚雪球式的长赛道,有复利,但需要时间积累。
5. 广告电商打赏知识付费都成立,联合 小程序、私域运营,本地商家能获得此前没有的机会。
6. 视频号的最大价值在于,通过交际 和算法双重推荐机制,能让更多创作者在这里发现同道,相遇相知。
视频和文字的创作门槛到底哪个低?
先说这个,因为这个直接关系到供给侧的量。
从上手的角度来说,拍视频的难度更低,我们的老爹老妈在家人群、朋侪 圈里发的那些视频就是例子,去了一个景点、加入 一个集会 ,拍条视频都是很容易 ,没有心理负担的事。
但是,文字创作就难了。我经常和人说,写个500字的通顺文章其实对绝大部分人都是很难的,白鸦更狠,他昨天说,能在朋侪 圈里编个200字,把一个事情讲清楚,这种人的数量在全中国也就是几十万级的。14亿人啊,几十万级,这是几千分之一的比例。
所以,假如 只从上手门槛的角度来说,显然视频比文字更容易 ,这也是快手抖音为什么能那么快获取海量上传作品的缘故原由 ,快手刚发的招股说明书里说了,今年上半年快手的创作者有1.26亿,平均每月上传短视频超过11亿条,算下来,快手创作者平均每个月在快手上传9条短视频,平均三到四天发一条。
但是,门槛只是上手啊。
对于持续创作来说,确实文字看上去门槛高,但这种相对高门槛也就形成了能力筛选,所以,迈过了门槛,后面的持续创作反而会相对更有保障,会者不难嘛。所以,微信公众号就是这样,到现在,8年多了,总共累计也就三四千万的注册开通量,一个人或者机构假如 不是做了一定的持续创作自我评估,又怎么会去开通注册?(当然,后续弃更比例也还是很大的)
视频上手是容易 ,拿起手机就能拍了,但是真要拍好、剪好,其实是非常难的,也挺花钱,而且一样平常 都需要团队协作。它是进入门槛低、持续运营难。这两年因为抖音的兴盛,出来不少短视频MCN,但假如 看总体财务状况、平均利润率程度 ,其实远不及同样处于头部的图文公众号团队,重要 就是因为持续运营成本太高了(当然,另一个重要缘故原由 是和抖音对流量实行强力控制有关)。
插一句。抖快,特别是快手,其实完成了一个特别重大的心理建设,就是,“视频拍成这样也能发表?”
当然,我们也可以管那些视频叫原生态,可能在一些PGC内容创作者看来,老爹老妈用手机随手拍的那些视频无论是在运镜、画质等方面都很糟糕,但正是这种低门槛的心理暗示,让更多人受到鼓舞,可以加入进来。现在怼着张大脸在视频号镜头前摇头晃脑的大叔们也是这样。
微信视频号是更视频还是更微信?
视频的一个重要 优势在于更直接的视听刺激,也是视频更适合普罗大众KILL TIME的特性。当然,很多时间 就是很浅层的感官愉悦,一位打扮清冷 的美女在太古里的街拍,一个搞笑的办公室段子,几十秒的时间,每几秒就给你一个刺激点,奶头乐,很开心。
在传递信息和逻辑上,显然文字更有用 率、更有密度。视频是线性的,文字是可以结构化的,一篇3000字的兽爷文章,花3分钟基本上就浏览清楚大意了,但要是改成视频,看完不花个10分钟不可能,要是想就前后某个点做比对,只能来回拉动进度条,太贫苦 了。
这是两种内容形式的不同特点。
更偏重 视听感官直接刺激的视频,来到微信这个交际 环境里,会怎样?
公众号期间 ,我们经常提到一个例子,就是男子 装的那些美女内容,中年大叔们可喜好 看了,但是看了之后不会转发,最多转到几个狐朋狗友的小群里。因为在交际 环境中,我们是会注重本身 的人设建设的,主流可能得是积极向上、岁月静好、励精图治。所以,一个中年大叔,在抖音和微信视频号里可能看到了同一个大胸美女,在抖音里点个赞,问题也不大,反正别人也不知道那是我,但在微信里,点个赞的心理压力就有点大,更不消 说把这条视频号内容转发到朋侪 圈。
潘乱说,可以把视频号明白 为公开版的朋侪 圈,白鸦那天也引用了他朋侪 圈里的一个比喻,个人微信号和视频号之间是身份证和名片的关系。微信的产品团队确实是在产品设计上做了一定的隔离,视频号点赞也确实可以选择通过两个身份中的一个,但无论如何,这里的身份关联还是很紧密的。那么多领导、同事、家人、朋侪 都在呢,对交际 人设有妨碍的内容还是要谨慎点赞。
那么,微信视频号会更加视频,还是更加微信?
我们能看到,在依托点赞作为分发重要驱动力的微信视频号里,目前数据最好的绝对是情感鸡汤,面向中老年人、低线城市人群的正能量内容,比如“长春奇点”。当然,同样基于交际 环境传播的公众号,大致也是这样,尤其是在订阅机制弱化、朋侪 圈、群成为重要 分发场景后。
那么,更偏重 感官直接刺激、乃至 就是以出位博眼球的那类视频,在微信里的空间会有多大?还有直播,抖快里的直播会更强调给出刺激点的频率,岂论 这个刺激点是通过老铁PK、二人转,还是通过低价限时限量抢购完成,总之,要不绝 地给出刺激,不然人家进来三秒就跑了。
这类视频肯定会有很多供给,也有很大需求,这是人性规律嘛,数量上肯定不会少。毕竟,视频号的推荐机制里既有交际 推荐也有算法,现在,除了朋侪 点赞这种机制,视频号还有类似“附近”这样的分发,目测推荐广场也会越做越强,上下滚动滑屏也已经有了。
但是,微信视频号不可能做成下一个抖音,也没必要,会不会差异性就在于,现在那种不那么追求感官直接刺激的,在微信视频号里能比在抖快里更有机会?抖快里演出 性的东西更多,更秀场、更娱乐化、更年轻化,视频号里真实品德 的多一些,朋侪 集会 型的多一些。交际 环境为出发点 的分发状态下,名片也不适合离身份证信息太远嘛。
张小龙当年那句话是这么说的:大部分产品都在欺骗用户,做各种滤镜,喊口号说“记录美好生活”,但生活其实并不总是美好的。
假如 ,在视频号生态里,演出 性的东西挪一挪,给真实品德 的内容多了点位置,也挺好。
(当然,朋侪 圈里也有演出 性品德 ,比如凡尔赛那种,不外 ,那是另一个角度。)
“风趣 ”和“有用”,内容和人
那,大叔坐而论道的视频号、直播,特别是那种大脸口播型的,到底能不能比在抖快多些空间呢?
感觉能。
哈哈,反正潘乱就是这么有自负 地答复 我的。
我说,视频直播,我们都是要来看“风趣 ”的内容的啊,你一个大叔怼着镜头,哪里风趣 了?他用一点都不美妙的姿态想了想,答复 我说,内容不只有“风趣 ”这一个维度啊,“专业”、“有用”也是维度啊。
确实也是维度。过去,通过视频、直播这类形式进行的大众传播,多数是按照最大公约数的兴趣内容,食色性也。但在视频号的这个场景里,确实有很大的圈层传播想像力,就是拍给、播给懂的人看,懂的人进来看就能懂这里的价值。想像一下,就是小圈子朋侪 间的集会 ,不需要太多浮夸的体现 ,彼此间有密码,有信托 ,有共同语言。
线上的模式总是有线下的映射。直播带货就能映射到线下商场的特卖导购,明星带货就相当于请了个TFBOYS到商场来搞活动嘛。那微信视频号里的潘乱,搞个几十人上百人在线的直播,其实就相当于在线上组了个业内人士的小沙龙,而且还是“高净值”人群的沙龙,沙龙主人并不需要跳个舞唱个歌,穿个格子衬衫踩双拖鞋聊一会,对于行内人来说就非常有价值啊。
全部 细分圈层人群,不管是按照职业、专业,还是按照某种爱好,都可以有这种线上集会 沙龙,这就真的是“交个朋侪 ”了。
还是用那个老爹老妈在家人群、朋侪 圈里发本身 孙子孙女视频的例子。这种内容就是典型的交际 内容,而非兴趣内容。因为是在熟人环境下传播,所以,哪怕是在外人看来再普通的内容,也都因为交际 关系而获得了额外的羁绊和关注,并且极易衍生互动。
大叔也一样。在那种演出 性颜值才艺的比拼上,肯定打不外 小哥哥小姐姐,但是,假如 你的学识、意见意义 、见闻有圈层价值,哪怕就是让朋侪 圈里的好友“进来看看这个熟人在干啥”,也还是很有机会通过交际 传播获得冷启动的。
再比如,“有用”的内容在视频号里大概率比在抖音里更有机会,我们看现在的数据,OFFICE技巧型的视频号通常都不错,长尾效应很显著。而且这种“有用”的内容,带来的转粉率、转销率也一定比泛情感鸡汤好,这一点和公众号相似。
这种区分在抖快里也能看出来一些。抖更多是消费娱乐化内容,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消费抖音这一整个内容池,这是一个由中心化算法强力控制的机制,倒逼内容追求极致(戏剧化)表达,所以总是有抖音的MCN哭喊“每天都是新的一天”、“粉丝只是个数字,不值钱”,很难有复利;快可以是落在人上,人即内容,可以有私域,有粉丝,有复利。在直播电商里,不是一直有这个讲法吗,抖音是货带人,快手是人带货。腾讯重注投了快手,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潘乱的发现是:“拍短视频时会有人来劝不要露脸,但做直播时更是一张大脸占满屏幕却劝多开多聊。”
微信视频号,更鼓励人出来,更鼓励品德 化内容,更鼓励真实交际 关系投射到线上的品德 化内容。
视频号里的钱在哪?
那天在新榜北京办公室里,曾航一上来就问,视频号里的钱在哪?不管是投资人的钱还是广告主的钱。我答,咱们别太急,毕竟,公众号12年上线,真见到钱,也要到14年15年呢。
曾经的抖音创业者晴矢前两天写了篇万字长文,也说到,视频号是个长线战场,变现不会那么快。他列举了视频号的一些变现模式,容我摘抄在下面:
1. 野生创作者:内容型流量
只要形成一定程度的粉丝规模和人设粘性,变现的周期一定会比抖音更长。视频号的运营里,私域流量运营占比较大,这部分会比较吃工作量。
2. 内容MCN
这种模式,非常适合目前在抖音里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MCN跨平台来运作。因为无论是内容生产能力,还是广告商务资源,这类机构都有本身 的优势。
3. 微信主力军:内容+知识付费/教育
无论是重要 应试教育的K12培训机构,还是主打个人提升的职业培训或知识付费,在微信公众号都有做的非常好的先例。视频号到来之后,以前做知识付费和在线教育的机构,又有了一个流量渠道泉源 。
4. 抖音挑战者:内容+电商
通过视频号去带货,肯定会成为一种主流变现模式。相比于短平快的暴力带货玩法,好好做内容,养成粉丝粘性,长期的带货结果 肯定也不会差。
5. 高效电商模式:付费流量+直播转化
视频号的生态,可以预计的是将比抖音开放很多。付费流量+直播电商这个模式,能不能在视频号里跑通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6. 第三方:直播支持
目前的状态是,视频号主播整体还是太粗糙,不够专业。在抖音和快手,一样平常 一场直播,最多会需要十几个人来服务,每个人的角色和功能都不同,以匹配不同层面的直播需求。
7. 社群淘客:私域+直播电商
详细 点说就是已经有私域流量的,可以通过直播电商进行二次转化或者提升转化率。这对社群淘客是一个比较大的利好!
8. 微商:私域+微商代理
但假如 产品端没问题的话,微商通过视频号内容及直播,仍然有再次拉高招商乐成 率的可能。通过视频号直播间去聊,服从 会更高,同时也更容易 增强 信托 。
海量的小而美机会
没有健康的贸易 就没有健康的内容。
白鸦列了个公式,说视频号的贸易 会比抖快里更健康更长效,反正也都是广告、电商、打赏、知识付费那几类。我的明白 ,视频号的优势还是在于基于品德 化内容的圈层传播价值。
其实,微信公众号里也是这个道理。做过投放的人都知道,说是在微信公号上做原生植入广告,但其实很大的预算来自市场公关口。真要按CPM价格什么的算,微信公众号一定是不划算的,但过去几年里,那么多的内容营销预算投在了微信公号里,要的就是通过KOLKOC影响“有价值的人”,影响“圈子里的人”。
对应到贸易 模式上。源自品牌公关圈层传播需求的广告,公众号里成立的,视频号天然 也成立,KOLKOC都露脸了,品德 背书下的圈层信托 传播价值就更强了,要是再和小程序打通,品效联动,完美。
带货呢,白鸦那天说了个可能性,就是可以不消 声嘶力竭地走团购低价路线,坐在那儿,气定神闲地和你聊一聊这个产品,不消 急赤白脸,更不消 演戏搞标错价格的套路,就是“懂的人天然 会懂”,赚一个“合理利润”,让带货更恒久 更健康。
实话说,这个点,我有些存疑。手艺人通过视频号卖些高单价的限量款定制款肯定有机会,但我总感觉,“送福利”、“大减价”还是主流,就像李荣鑫说的,集体议价下的消费者主权。
但是,视频号应该会给大批本地商家一个新机会,小而美的机会。这也是微信生态最让人心生敬意的地方,公众号期间 就是这样,没有那么强的马太效应,从视频号的进入门槛来看,这种小而美的生态会更繁荣,带着真实人间的烟火气,群星散落,微光闪灼 ,各美其美。
虽然抖快也做蓝V号,但在那个以兴趣娱乐为主的分发体系里,中小商家压根就没什么机会,就算围绕POILBS做,也难。就算机缘巧合,莫名击中算法出了个爆款,对于本地生活服务型的商家来说,也没啥意义,来了一群三公里之外的看了我视频的人,有啥用?他会为了这条视频,专程跑三公里,到我这儿吃饭、修车、上培训班吗?大炮打蚊子。
但在视频号里,这点有优势,能落地。最近讲私域流量很多,最重要 的就是复购,本地生活服务型商家(包括微商)以前通过朋侪 圈、群来做,以后假如 通过视频号,会更好,因为还能二次分发裂变,留存的服从 也高了不少,确实能有“合理利润”。再加上打通小程序、企业微信的可预期将来 ,真是挺牛的。
其实,在这个给本地商家赋能的点上,也是必须得赶快做了。其实,虽然我们说抖快,特别是抖音里,重要 还是娱乐型内容,但其实交际 关系也已经在长出来,老爹老妈发个孙子孙女的视频上去,也已经有机会遇到 几个老邻居点赞了。微信再不做,可能是真晚了。
视频好,视频号
拉拉杂杂写这些,转头 想想,还是那个问题,微信视频号是更视频还是更微信?
比起公众号,视频号把微信里的创作门槛大幅降低了,而且又不像公众号还需要提交资料注册,微信后台直接就开了,所以,必定会有大量UGC出现,再加上微信这个交际 分发的初始逻辑,马太效应一定不会像现在的抖音快手那么强,老爹老妈的、本地商家的、狐朋狗友的,在私域里都能有一方天地,海量的中长尾,海量的小而美可能性。
但是,既然是视频号了,就不可能偏离视频本身的特质太多,还是要讲画面表达,还是要讲视觉感受,还是要讲究一点美、酷、炫,也还是要体面起来,尤其是要通往贸易 化可持续发展时。现在的视频号,显然不太用为它的供给量操心,架在10亿日活的基础上,视频号的DAU到年底年初搞个3、4亿应该都是意料中的事,但是假如 都是低质量的UGC,内容消费侧的时长还是成问题,抖快也已经把人们的消费口味拉高养刁了。所以,强烈呼吁,该有的滤镜、殊效 、挑战赛还是得上啊,至少让大叔们也能用上点互动殊效 啊。
其实,各人 都能感觉到,在视频号的推进中,微信团队其实比当年公众号真是用心用力了好多,功能进化很快,官方上阵做创造营、搞推荐运营。做基础设施,让生态里的各种业态都能成长,这是腾讯的强项。
总结下,非常看好微信视频号,也期待它能让更多创作者在这里发现同道,相遇相知。视频好,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