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头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hán zhe gǔ tóu lù zhe ròu含着骨头露着肉 | 比喻说话半吞半吐,不把意思完全说出来。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8回:“你要我收下这个东西,须先和我说明白了。要是这么‘含着骨头露着肉’的,我倒不收。” |
yī tóu lǚ dàng依头缕当 | 比喻把事情一件件弄清楚。 | 元 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则要你依头缕当,分星劈两,责状招实。” |
zhuā tóu wā ěr抓头挖耳 | 形容竭力思索。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17回:“谡如见大家都不依,只得抓头挖耳的思索。” |
gān tóu yī bù竿头一步 | 比喻更进一步。 | 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勇猛精进,竿头一步。” |
sān tóu èr miàn三头二面 | 面:脸。比喻奉承拍马,玩弄两面手法。 | 唐·李商隐《杂纂》:“三头两面趋奉人。” |
kōng tóu zhī piào空头支票 | 空头:有名无实的;支票:向银行取款或拨款的票据。指有名无实的支票;不能兑现。现多比喻不能实现的诺言或保证。 | 邹韬奋《三十年前的民主运动》:“他们以为放出一个‘九年预备’的空头支票,可以缓和空气。” |
zéi tóu shǔ nǎo贼头鼠脑 | 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一回:“八戒道:‘哥啊,我晓得。你贼头鼠脑的,一定又变作个甚么东西儿跟着我听的。’” |
zhēn tóu xiàn nǎo针头线脑 | 见“针头线脑”。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九十二回:“只有晁夫人是个不肯忘旧、念人好处的人,凡是便人回家,不是二两,就是一两,再少也是五钱,分外还有布匹鞋面、针头线脑之类。” |
dī tóu sàng qì低头丧气 | 失意颓丧貌。 | 《三国演义》第四三回:“严畯低头丧气而不能对。” |
tóu tòng é rè头痛额热 | 见“头疼脑热”。 |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俺两口儿有些头痛额热,思想你时,见这半个衫儿,便是见您两口儿一般。” |
tóu jiǎo zhēng róng头角峥嵘 | 头角:比喻青年人显露出来的才华;峥嵘:特出的样子。形容年轻有为,才华出众。 | 元 鲜于必仁《折桂令 蓟门飞雨》曲:“到处通津,头角峥嵘,溥渥殊恩。” |
sān tóu duì àn三头对案 | 指有关双方在证人或中间人在场时一起对质,讲清楚事情真相。 |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117回:“今天人们都在此处,咱们三头对案的说一说。” |
sān tóu liǎng miàn三头两面 | 看对方的脸色而改变态度。比善于迎和奉承和玩弄两面手法。 | 唐 李商隐《杂纂》:“三头两面趋奉人。” |
píng tóu lùn zú评头论足 | 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现也比喻任意挑剔。 | 清 黄小配《大马扁》第四回:“那全副精神又注在各妓,那个好颜色,那个好态度,评头品足。” |
pǐn tóu lùn zú品头论足 | 见“品头题足”。 | 郭澄清《大刀记》开篇十二:“他们指手划脚,品头论足。” |
lòu tóu lòu liǎn露头露脸 | 露:显露。具体显示出来,指在公开场合出现。 | |
bào tóu dà kū抱头大哭 | 形容非常伤心或很是感动的样子。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7回:“两人抱头大哭,哭了一场坐下。” |
bào tóu tòng kū抱头痛哭 | 指十分伤心或感动,抱头大哭。 | 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四回:“这里于家父子同他家里人抱头痛哭。” |
yáo tóu bǎi nǎo摇头稾脑 | 脑袋摇来摇去。多形容自得其乐、自以为是的样子。 | |
chū lù tóu jiǎo初露头角 | 比喻刚刚显示出能力或才干。 | 周得京《花城洛阳赏牡丹》:“相传洛阳牡丹在隋前还是默默无闻的,到唐朝初露头角。” |
hǎo mǎ bù chī huí tóu cǎo好马不吃回头草 | 比喻有作为的人不走回头路。 |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卷:“好马不吃回头草,我既出了门,就是不再打算回去的。” |
diān tóu bō nǎo颠头播脑 | 颠:晃动;播:通“簸”,摇荡。点头晃脑。 | 明·郭勋《英烈传》第19回:“马上说同心,止不住颠头播脑。” |
chū tóu niǎo出头鸟 | 飞在鸟群前面或把头先从窝里伸出来的鸟。比喻表现突出或领头的人。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51章:“什么时候才能把那些诸如‘人怕出名猪怕壮’、‘枪打出头鸟’、‘出头椽先烂’等等‘经典哲学’从我们的生活词典中剔除了呢?” |
kōng tóu rén qíng空头人情 | 虚假的情意。 | 清·曹雪芹《红楼梦》:“贾琏笑道:‘罢,罢!这空头人情我不领;你不盘察我,就够了。’” |
chū tóu yǒu rì出头有日 | 日:日子。指不久之后就可以从不幸中摆脱出来。 |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前年和去年的国民革命,客籍表示欢迎,以为出头有日。” |
tóu yūn yǎn hūn头晕眼昏 | 头脑眩昏,眼睛昏花。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二回:“在水面上团团转转,自然头晕眼昏,故此问而不答。” |
quán tóu chǎn pǐn拳头产品 | 比喻企业特有的、别人难以胜过的看家产品 | 吴茂盛《驻京办》第十章:“茶籽油爽滑清香、味醇浓厚,营养丰富,乃油中极品,是我们香州著名的拳头产品。” |
tóu tòng nǎo rè头痛脑热 | 见“头疼脑热”。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2回:“若果有此事,前日大棍打时,也该有些头痛脑热。” |
láng chī fú tóu狼吃幞头 | 狼衔去人的幞头,吞不下又吐不出。比喻有苦难言,强自忍耐。 | 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一折:“你便骂我一千场,便拷我三十顿,我则索狼吃幞头,心儿自忍。” |
yíng tóu gǎn shàng迎头赶上 | 赶上最前头的。 | 瞿秋白《迎头经》:“这样,所谓迎头赶上和勿向后跟,都是不但见于经典而且证诸实验的真理了。” |
nù cóng xīn tóu qǐ,è xiàng dǎn biān shēng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 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也泛指恼怒到极点。 | 《五代史平话》:“朱温未听得万事俱休,才听得后,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 |
pò wū gēng zāo lián yè yǔ,lòu chuán yòu zāo dǎ tóu fēng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遭打头风 | 打头风:逆风。比喻祸不单行,接连遭受意外打击。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祸从天降,灾向地上。恰似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遭打头风。” |
dāng tóu duì miàn当头对面 | 当面商量或面对面辩论。 | |
zhuó fèn fó tóu著粪佛头 | 著:同“着”。往佛像的头上拉粪。比喻美好的事物被亵渎、玷污。 | 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编》:“达夫的《沉沦》,资平的《冲积期化石》,都曾叫我作序,但我都没有著粪佛头。” |
tù tóu zhāng nǎo兔头獐脑 | 獐:牙獐。形容人的面貌猥琐。 | 《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暴敛横征,野皆狼心狗行之吏,卖官鬻爵,朝尽兔头獐脑之人。” |
bái tóu bù zhōng白头不终 | 指夫妇不能偕老。 | 清 沈复《浮生六记 闺房记乐》:“剔灯入帐,芸已寒热大作,余亦继之,困顿两旬。真所谓乐极灾生亦是白头不终之兆。” |
liǎng tóu dān xīn两头担心 | 指人心挂两头,不能平静。 | |
tóu hūn yǎn àn头昏眼暗 | 犹言头昏眼花。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3卷:“只见一伙人团团围住一个老者,你拉我扯,你问我问,缠得一个头昏眼暗。” |
píng tóu lùn jiǎo评头论脚 | 见“评头品足”。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她们的眼睛老瞅着新娘,有时也看看新郎,她们肩挨着肩,手拉着手,评头论脚,叽叽嘈嘈地小声地吵嚷个不休。” |
yī shēn liǎng tóu一身两头 | 一个人同时有两个主张。比喻无所适从。 | 汉 焦延寿《易林》卷八:“一身两头,近适二家,乱不可治。” |
qiān tóu wàn xù千头万序 | 见“千头万绪”。 | 《敦煌变文集·无常经讲经文》:“火宅驱牵常煎炒,千头万序何时了。” |
tóu nǎo lěng jìng头脑冷静 | 指气质上的冷静或异常的镇定,指在紧张情况下表现的冷静或镇定。 |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21章:“如果头脑冷静,就绝不会这样做了。” |
zhí dài yǔ lín tóu直待雨淋头 | 比喻不能及早罢手或毫无准备。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襄州洞山守初宗慧大师》:“僧问:‘迢迢一路时如何?’师曰:‘天晴不肯去,直待雨淋头。’” |
bào tóu suō xiàng抱头缩项 | 项:颈的后部。形容畏缩不敢出斗的样子。 | 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二折:“着那俊才郎倒戈甲,抱头缩项。” |
zhàng tóu mù ǒu杖头木偶 | 以木棍举托操纵木偶、做出各种造型动作的一种木偶戏。比喻受人操纵的人。 | |
hèn rú tóu cù恨如头醋 | 比喻非常可恶,令人痛恨。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6回:“家人、婆娘,两天要打八顿。这些人都恨如头醋。” |
chū tóu lù liǎn出头露脸 | 露:显露。具体显示出来,指在公开场合出现。 |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九回:“伯伯不守戒律,伯母何必出头露脸,送与官打,被他燥皮,又要吃惊吃吓。” |
méi tóu méi nǎo没头没脑 | 头、脑:比喻线索或根由。毫无线索或没有根由。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6卷:“夏主簿遭此无妄之灾,没头没脑的被贪赃州官收在监里。” |
tóu kuài jī fù头会箕赋 | 见“头会箕敛”。 | 《淮南子·氾论训》:“头会箕赋,输于少府。”高诱注:“头会,随民口数,人责其税;箕赋,似箕然敛民财,多取意也。” |
dī tóu dā nǎo低头耷脑 | 形容惶恐或无精打采的样子。 | 袁静《伏虎记》第七回:“他的办公室也变得冷下来了,谁进来干什么,都低头耷脑,蹑手蹑脚。” |
hūn tóu dā nǎo昏头搭恼 | 形容头脑发昏,糊里糊涂或精神不振的样子。 | 明·史槃《鹣钗记·萧豪》:“他撮空布桥,我昏头搭恼。” |
péng tóu chì jiǎo蓬头赤脚 | 头发蓬乱,光着脚丫。形容未经修饰很不整齐的样子。 | 明 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一回:“被人打得蓬头赤脚,衣裳粉碎。” |
yóu tóu huá miàn油头滑面 | 见“油头滑脸”。 | 老舍《四世同堂》六三:“招弟的那一群油头滑面的小鬼听到这消息,也准备拚命给若霞喊倒好儿,作为抵抗。” |
fāng tóu bù lǜ方头不律 | 见“方头不劣”。 | 元·郑廷玉《金凤钗》:“见一个方头不律的人,欺侮一个老年,打扯他跳河。” |
yóu tóu fěn miàn油头粉面 | 形容人打扮得俏丽妖艳。 | 元 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俺这粉面油头,便是非灾横祸;画阁兰堂,便是地网天罗。” |
juè tóu juè nǎo倔头倔脑 | 形容说话、行动生硬的样子。多指说话不讲方式、直来直去的样子。 | |
tóu hūn nǎo zhàng头昏脑胀 | 头脑发昏。形容人的繁忙或事物毫无头绪;使人厌烦。 | 叶圣陶《友谊》:“\'她又不是发烧发得头昏脑胀的\'。一个说,\'只是那条腿不能走\'。” |
cáng tóu lòu yǐng藏头漏影 | 藏:隐藏。把头藏起来,却露出影子。形容遮遮掩掩,不明不白。 | 元·佚名《鸳鸯被》:“当初也无定无媒证,做的来藏头漏影。” |
dōng hōng tóu nǎo冬烘头脑 | 冬烘:迂腐,浅陋。指头脑糊涂、愚腐,不明事理的人。亦作“头脑冬烘”。 | |
lián zhī bìng tóu连枝并头 | 连理枝和并头莲。比喻美满的婚姻。 | 明·孙仁孺《东郭记·一妾》:“这一桩婚媾与卿卿可正是连枝并头。” |
tóu xuàn yǎn huā头眩眼花 | 头脑眩昏,眼睛昏花。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三卷:“半晌方上床,头眩眼花,倒在床上,四肢倦怠,百骨酸疼。” |
duàn tóu jiāng jūn断头将军 | 比喻坚决抵抗,宁死不屈的将领。 |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张飞传》:“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 |
xiǎo lù chù xīn tóu小鹿触心头 | 形容因为害怕而心脏急剧地跳动。 | 清·翟灏《通俗编·兽畜》:“为帝迫困于斯,见之汗湿衣襟,若小鹿之触吾心头。” |
yī xīn guà liǎng tóu一心挂两头 | 一颗心对两方面都惦念。 | 元·高明《琵琶记·再报佳期》:“媒婆,我去也不妨,只是一心挂两头,如何是好。” |
mù xuàn tóu hūn目眩头昏 | 犹头昏眼花。 | 林语堂《机器与精神》:“这种的枪花,不但是外国人所无,就是中国的宝贝武人耍出来之后,还要弄得外国记者目眩头昏,眼花缭乱。” |
péng tóu sàn fà蓬头散发 | 形容头发披垂,非常散乱。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60回:“众役将婆子打的蓬头散发,和开路鬼一般。” |
pǐn tóu píng zú品头评足 | 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现也比喻对人对事任意挑剔。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众情颠倒,品头论足,纷纷如狂。” |
tóu hūn yǎn huā头昏眼花 | 头脑昏晕,眼睛发花。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一气气得头昏眼花,饮食多绝了。” |
fó tóu jiā huì佛头加秽 | 比喻不好的东西放在好东西上面,玷污的好的东西。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七:“崔相公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曰:‘有。’崔曰:‘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师曰:‘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 |
chuí tóu dá yì垂头搨翼 | 亦作“垂头塌翅”。形容受挫后萎靡不振的样子。 | 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方畿之内,简练之臣,皆垂头搨翼,莫所凭持。” |
lǘ tóu bù duì mǎ zuǐ驴头不对马嘴 | 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同“驴唇不对马嘴”。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52回:“陈正公听了这些话,驴头不对马嘴,急了一身的臭汗。” |
chū tóu chuán ér xiān xiǔ làn出头椽儿先朽烂 | 椽:屋顶上的木条;朽:腐烂。露在屋檐外的椽子先腐烂。比喻抢先出头的人先遭受挫折。 | 《雍熙乐府·点绛唇》:“张弓专等南来雁,马行崖畔收疆晚,出头椽儿先朽烂。” |
yín yàng là qiāng tóu银样镴枪头 | 样子象银子实际是焊锡做的枪头。比喻外表很好看,实际上不中用。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你原来‘苗而不秀’,呸,一个银样镴枪头。” |
tóu hūn yǎn yūn头昏眼晕 | 头脑晕乱,眼睛昏花。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25回:“李太师被张保背着飞跑,颠得头昏眼晕。” |
sāo tóu zhuā ěr搔头抓耳 | 抓抓头皮;摸摸耳朵。形容焦急的神态。 | 清 彭养鸥《黑籍冤魂》第12回:“两个搔头摸耳,没有法想。” |
méi tóu yī cù,jì shàng xīn lái眉头一蹙,计上心来 | 形容一下子想出了一个计策。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四卷:“那尼姑眉头一蹙,计上心来道:‘前日坏腹,至今未好,借解一解。’” |
xīn tóu cì,yǎn zhōng dīng心头刺,眼中疔 | 疔:疔疮。比喻心目中最痛恨、最讨厌的人。 | 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三折:“你所事无成,见兄弟,心头刺,眼中疔。” |
yáo tóu tàn xī摇头叹息 | 形容感慨或难过的表情。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24章:“他们睁着眼睛不看责任制带来的好处,只管继续摇头叹息:‘社会主义已经不成体统了’。” |
sǐ bù huí tóu死不回头 | 指到死也不反悔,形容意志坚决。 | 曲波《林海雪原》:“谁知你是死不回头,狡猾诡诈来利用我们的宽大政策!” |
xiǎo tóu xiǎo nǎo小头小脑 | 没有见识。 | 向春《煤城激浪》:“你他妈的属家雀的,小头小脑料不了大事。” |
juè tóu jiàng nǎo倔头强脑 | 形容言语动作生硬执拗的样子。 | 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当时我就觉得其中两个,一男一女,倔头强脑,大不顺眼。” |
bài zǐ huí tóu jīn bù huàn败子回头金不换 | 指不干正事的人改邪归正比金子还可贵。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1卷:“‘败子回头便作家!’你如今莫去花柳游荡,收心守分。” |
yáng tóu gǒu ròu羊头狗肉 | 挂羊头,卖狗肉。比喻表里不一 | 清·钱大昕《恒言录》第六卷:“世祖赐丁邯诏曰:‘悬牛头,卖马脯;盗跖行,孔子语。’” |
yī kuài shí tou luò le dì一块石头落了地 | 比喻放下了心。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九回:“次后忽然宝玉去了,他两个又是那个光景儿,母子二人心中更明白了,越发一块石头落了地,而且是意外之想,彼此放心,再无别意了。” |
chū fēng tóu出锋头 | 出:显露。表现自己,自鸣得意地显示自己比别人行。 | 宋·沈辽《云巢编》:“壮心欲驰步辄跚,试出锋头官已瘝。” |
bā tóu tàn nǎo巴头探脑 | 形容伸着头偷看。 | 《鹧鸪天·乘公共交通车》:“乘客纷纷一字排,巴头探脑费疑猜,东南西北车多少,不靠咱们这站台。” |
sǐ dào lín tóu死到临头 | 临:面临。快要到了死亡的时刻。 | 李晓明《平原枪声》:“马英如醉方醒,想不到死到临头却暂时逃出一条活命。” |
dī tóu xià xīn低头下心 | 下心:屈服于人。形容屈服顺从。 | 郑振铎《风波》:“他连忙低头下心的劝道:‘不要着急,不要着急,我说着玩玩的!房里冷,快来睡!’” |
qiān tóu jú nú千头桔奴 | 上千棵桔树就像上千个家奴。指前人为后人创造财富。 | |
guì guān lǚ qīng tóu zú贵冠履轻头足 | 比喻主次或轻重颠倒。 | 《淮南子·泰族训》:“今重法而弃义,是贵其冠而忘其头足也。” |
liǎng tóu hé fān两头和番 | 谓两面拨弄、搅和。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5回:“单管两头和番,曲心矫肚,人面兽心。” |
kē tóu xiǎn zú科头跣足 | 光着头赤着脚。 | 宋 田昼《筑长堤》:“科头跣足不得稽,要与官长修长堤。” |
bù dà duì tóu不大对头 | 有了问题,出了毛病,指有失调的迹象。 | 老舍《正红旗下》:“他也许真是个职业的伶人吧?可又不大对头。” |
sāo tóu mō ěr搔头摸耳 | 抓抓头皮,摸摸耳朵。形容一时无法可想的焦急神态。 |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十三回:“两个人搔头摸耳,没有法想。” |
qiáng lóng bù yā dì tóu shé强龙不压地头蛇 | 比喻实力强大者也难对付当地的势力。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5回:“你也忒自重了,更不让我远乡之僧--也罢,这正是\'强龙不压地头蛇\'。” |
gǎi huàn tóu miàn改换头面 | 喻改变身份。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八卷:“却说鲜于同自吟了这八句诗,其志愈锐。怎奈时运不利,看看五十齐头,‘苏秦还是旧苏秦’,不能勾改换头面。” |
dà nàn lín tóu大难临头 | 难:灾祸;临:到来。大灾大祸降临头上。 | 庄周《庄子 秋水》:“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 |
lù miàn pāo tóu露面抛头 | 抛:暴露。露出头和面孔。原指妇女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中。现指公开露面。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回:“倘久后此城一破,使我妻女擒往朝歌,露面抛头,尸骸残暴,惹天下诸侯笑我为无谋之辈;不若先杀其妻妇,然后自刎,庶几不失丈夫之所为。” |
jiāo jǐng bìng tóu交颈并头 | 形容许多人聚集在一起。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但见:扶肩搭背,交颈并头;纷纷不辨贤愚,扰扰难分贵贱。” |
diǎn tóu chēng shì点头称是 | 道:说;是:对。表示赞同。 | 曾朴《孽海花》第25回:“高中堂点头称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