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绝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jué lù féng shēng绝路逢生 | 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常言‘吉人天相,绝处逢生。’” |
āi tòng yù jué哀痛欲绝 | 哀痛:悲痛;绝:断绝;指气绝。悲伤得要气绝了。 | 邹韬奋《抗战以来 与中央党部交涉的经过》:“尤使我哀痛欲绝的是艰苦忠贞于抗建文化事业的青年干部一个又一个的被拘捕。” |
qióng yá jué gǔ穷崖绝谷 | 高山深谷。形容地形荒僻险恶。 | 宋·欧阳修《<集古录目>序》:“外至四海九州,名山大泽,穷崖绝谷,荒林破冢,神仙鬼物诡怪所传,莫不皆有。” |
jué shì chū chén绝世出尘 | 远离世俗尘世。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局诈》:“遂鼓《御风曲》其声冷冷,有绝世出尘之意。” |
fù zōng jué sì覆宗绝嗣 | 覆宗:倾毁祖庙。指倾覆宗庙,断绝后代。 | 《隋书·李安传》:“不意叔父无状,为凶党之所蛊惑,覆宗绝嗣,其甘若荠。” |
qiān gǔ jué diào千古绝调 | 犹千古绝唱。 | 清·赵翼《瓯北诗话·查初白诗》:“阮亭专以神韵为主,如《仪征柳耆卿墓》云:‘残月晓风仙掌路,何人为吊柳屯田?’酝藉含蓄,实是千古绝调。” |
jué shì chāo lún绝世超伦 | 绝:类。冠绝当世;出类拔萃。形容某人的德行才艺出类拔萃;举世无双。 | 汉 蔡邕《陈太卫碑文》:“颖川陈君,绝世超伦,大位未跻,惭于臧文窃位之负,故时人高其德,重乎公相之位也。” |
shēn wù tòng jué深恶痛绝 | 深:很;十分;恶:厌恶;痛:痛恨;绝:极点。指对某人或对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斯可谓之乡愿矣 宋 朱熹集注:“过门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见亲就为幸,深恶而痛绝之也。” |
kuàng gǔ jué lún旷古绝伦 | 旷古:空前的;从古以来所没有的;绝伦:没有相比的。古来所无;没有可以相比的。 | 《北史 赵彦深传》:“彦深小心恭慎,旷古绝伦。” |
qiān gǔ jué chàng千古绝唱 | 指从来少有的绝妙佳作。 | 明·李贽《与汪鼎甫书》:“所谓水中盐味,可取不可得,是为千古绝唱,当与古文远垂不朽者也。”清·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二:“‘茶龟’对‘酒鳖’,真千古绝唱也。” |
miè jué rén xìng灭绝人性 | 灭绝:完全失去;人性:人的性情。完全丧失了人的理性和情感。形容极端残忍;像野兽一样。 | 傅抱石《郑板桥文集前言》:“一个是岳父灭绝人性,买通赃官,置无辜的女婿于死地。” |
lù jué rén xī路绝人稀 | 道路阻绝,人烟稀少。 | 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眼见的路绝人稀,不由俺唬的魄散魂飞。” |
cún wáng jì jué存亡继绝 | 恢复灭亡的国家,延续断绝了的贵族世家。 | 《穀梁传 僖公十七年》:“桓公尝有存亡继绝之功,故君子为之讳也。” |
jué jū ér qù绝裾而去 | 绝裾:扯断衣襟。形容离去的态度十分坚决。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尤悔》:“温公初受,刘司空使劝进,母崔氏固驻之,峤绝裾而去。” |
jué shì jiā rén绝世佳人 | 绝世:当世独一无二;佳人:美人。当代最美的女人。 | 《汉书 外戚传》载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
xīng miè jì jué兴灭继绝 | 使灭绝的重新振兴起来,延续下去。 | 先秦 孔子《论语 尧曰》: “兴灭国,继绝世。” |
sān jué wéi biān三绝韦编 | 韦:熟牛皮。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刻苦。 | 元·鲜于必仁《折桂令·书》曲:“送朝昏雪案萤灯,三绝韦编。” |
chén bó jué lì沈博绝丽 | 指文章的含意深远,内容渊博,文辞美妙。 | 汉 扬雄《答刘歆书》:“少不得学,而心好沉博绝丽之文。” |
fēng huá jué dài风华绝代 | 风华:风采才华;绝代:冠绝当世。意思是风采才华为当世第一。 | 《南史·谢晦传》:“时谢混风华为江左第一,尝与晦俱在武帝前,帝目之曰:‘一时顿有两玉人耳。’” |
shēng lí sǐ jué生离死绝 | 形容很难再见的离别或永久的离别。 | 《晋书·殷仲堪传》:“而一旦幽絷,生离死绝,求之于情,可伤之甚。” |
cí qióng lǐ jué词穷理绝 | 同“词穷理尽”。 | 《五灯会元·罗汉琛禅师法嗣·清凉文益禅师》:“师窘无以对,即放包依席下求决择。近一月馀,日呈见解,说道理。藏语之曰:‘佛法不恁么。’师曰:‘某甲词穷理绝也。’” |
xī jiāo jué yóu息交绝游 | 停止交游活动。指隐居。 | 语出晋·陶潜《归去来辞》:“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 |
jué guó shū sú绝国殊俗 | 绝国:异国。殊俗:不同的风俗。指身在异国不同风俗的地方。 | 《文子·精诚》:“天下莫不仰上之德,象主之旨,绝国殊俗,莫不重译而至,非家至而人见之也。” |
chāo lèi jué lún超类绝伦 | 见“超世逸群”。 | 明·李贽《答耿司寇书》:“故使克明即不中举……亦当为天地间有数奇品,超类绝伦,而可以公眼前蹊径限之欤?” |
yí sú jué chén遗俗绝尘 | 谓超脱尘俗而避世隐居。 | 清·戴名世《和陶诗》序:“其后苏文忠谪居海外,流离患难之际,深惩世网慨然有遗俗绝尘之志。” |
guàn jué shí bèi冠绝时辈 | 冠绝:遥遥领先;辈:同一类人。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 《晋书·刘琨传》:“时征虏将军石崇河南金谷涧中别庐,冠绝时辈,引致宾客,日以赋诗。” |
wēn shēng jué jū温生绝裾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温公初受,刘司空使劝进,母崔氏固驻之,峤绝裾而去。”后用“温生绝裾”为去意坚决的典故。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温公初受,刘司空使劝进,母崔氏固驻之,峤绝裾而去。” |
tiān wú jué rén zhī lù天无绝人之路 | 天下不会断绝人的出路,把人困死。比喻人虽一时处于绝境,但终归可以找到出路。 | 元 无名氏《货郎担》第四折:“果然天无绝人之路,只是那东北上摇下一只船来。” |
bì shì jué sú避世绝俗 | 避世:隐居不出仕;绝俗:与世间隔绝。脱离现实生活,不和人们往来。形容隐居山林,不与世人交往。一般指消极处世的态度。 | 先秦 庄周《庄子 刻意》:“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晋书 华轶传》:“栖情玄远,确然绝俗。” |
kǒu bù jué yín口不绝吟 | 吟:吟咏,背诵。嘴里不停地吟诵。形容学习非常刻苦。 | 《旧唐书·韩愈传》:“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
jīng cái jué yàn惊才绝艳 | 见“惊才绝艳”。 | 清·王晫《今世说·企羡》:“彭羡门惊才绝艳,词家推为独步。”清·梁章钜《浪迹丛谈·刘英初编修》:“英初本惊才绝艳,而近作大不如前,同人比之江郎才尽。” |
chāo qián jué hòu超前绝后 | 指超越前人,以后也无一可相比。 | 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绝后光前”李善注引《晋起居注·安帝诏》曰:“元功盛德,超前绝后。” |
luò yì bù jué骆驿不绝 | 络绎不绝,形容人、马等连续不断。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南匈奴传》:“无所归,窜逃入塞者骆驿不绝。” |
jué cháng xù duǎn绝长续短 | 绝:截断。截取长的,补充短的。比喻用长处补短处。 | 《战国策 楚策四》:“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 |
bù jué yú ěr不绝于耳 | 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这是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 |
chāo jīn jué gǔ超今绝古 | 见“超今冠古”。 | 明·李贽《与管登之书》:“细读佳刻,字字句句皆从神识中模写,雄健博达,真足以超今绝古。” |
jué bù hù duǎn绝不护短 | 护短:自讳过失。指丝毫不护着自己的短处或过失。 | 明·吕坤《呻吟语》第二卷:“修身以不护短为第一长进。人能不护短,则长进至矣。” |
jué shì wú lún绝世无伦 | 绝世:冠绝当世。冠绝当世,超过同辈。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四卷:“其第三子名玉斧,长名挧,字道翔。道德淳莹,绝世无伦。” |
chuō jué zhī néng踔绝之能 | 踔绝:高超。高超的本领、才能。 | 《汉书·孔光传》:“非有踔绝之能,不相逾越。” |
chāo qún jué lún超群绝伦 | 超:超过;超群:超出众人;绝:没有;伦:同辈。超出众人;同辈中没有可以相比的。也作“逸群绝伦。” |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关羽传》:“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
zàn shēng bù jué赞声不绝 | 连续不断地称赞。形容对人或事物非常赞赏。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七:“字势飞舞,魏生赞不绝口。” |
mián yán bù jué绵延不绝 | 绵延:延续不断的样子。延续不断的样子。 | 巴金《怀念·悼范兄》:“我知道生命无处不在,我知道生命绵延不绝。” |
bì guān jué shì闭关绝市 | 封闭关口,不与外界通商。 | 清 林则徐《拟颁发檄谕英国国王稿》:“外来之物,皆不过以供玩好,可有可无,即非中国要需,何难闭关绝市。” |
jīng shì jué sú惊世绝俗 | 谓卓绝特异,使世人震动。 | 宋·苏轼《王元之画像赞》:“公之所为,必将惊世绝俗,使斗筲穿窬之流心破胆裂。” |
zàn kǒu bù jué赞口不绝 | 见“赞不绝口”。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六十一回:“丁大爷听了,越想越是,不由的赞口不绝。” |
duàn gǎng jué huáng断港绝潢 | 港:与江河相通的小河;潢:低洼的水坑。比喻错误的无法达到的目的地的道路。 | 唐·韩愈《昌黎集·送王秀才序》:“故学者必慎其所道,道于杨、墨、老、庄、佛之学,而欲之圣人之道,犹航断港绝潢,以望至于海也。” |
mián mián bù jué绵绵不绝 | 指连续不断。 | 《逸周书 和寤》:“绵绵不绝,蔓蔓若何?” |
miào jué shí rén妙绝时人 | 指作品的好,不是当时的人所能比。 | 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公幹有逸气,但未遒耳,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 |
shān qióng shuǐ jué山穷水绝 | 见“山穷水尽”。 | 宋·陆游《冬夜吟》:“饥鸿病鹤自天寐,山穷水绝谁为邻。” |
jué xīn zhǐ huǒ绝薪止火 | 绝:断绝;薪:柴草。断绝柴草,使火停止燃烧。比喻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 | 《吕氏春秋·尽数》:“扬汤止沸,沸愈不止,去火则止矣。” 汉·枚乘《上书谏吴书》:“一人饮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 |
mà bù jué kǒu骂不绝口 | 骂声不断。 | 《新编五代史平话 唐史》卷上:“乃令经板夹而锯之,致死骂不绝口。” |
qīng yǎ jué chén清雅绝尘 | 绝尘:不沾尘土。清新雅致,一尘不染。 | 冰心《寄小读者》:“这屋里清雅绝尘,有加无已的花,把我围将起来。” |
jué dì tiān tōng绝地天通 | 绝:断绝。断绝天神降落地上,地神升到天上。指使天地各得其所,人于其间建立固定的秩序纪纲。 | 《尚书·吕刑》:“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 |
ruì cuò wàng jué锐挫望绝 | 谓受挫而希望破灭。 | 清·魏源《圣武记》第七卷:“前戈矛,后邪许,得险即守,寸步而前,而后苗锐挫望绝,薪烬焰息,堤塞水止。” |
miào jué yī shí妙绝一时 | 妙:美妙。指佳妙不是同时人所能及的。 | 宋·周禈《清波杂志》第12卷:“笔墨简远,妙绝一时。” |
jué rén qì yì绝仁弃义 | 绝、弃:放弃。指放弃世俗倡导的仁义,回复到人的本性。这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 | 《老子》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德。” |
sè yì liǎng jué色艺两绝 | 色艺:容貌和技艺。姿色和技艺都绝无仅有,非常美妙。 | 宋·胡仔《啭春莺》:“王晋卿都尉既丧蜀国,贬均州,姬侍尽逐。有一歌者,号‘啭春莺’,色艺两绝。” |
bù jué rú dài不绝如带 | 形容局势危急,象差点儿就要断掉的带子一样。 | 《史记 袁盎晁错列传》:“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 |
yǐng wù jué lún颖悟绝伦 | 颖悟:聪颖。绝伦:超过同辈。聪明过人。亦作“颖悟绝人”。 | 元·脱脱《宋史·张方平传》:“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颖悟绝伦,家贫无书,从人假三史,旬日即归之,曰:‘吾已得其详矣。’” |
jué chén bá sú绝尘拔俗 | 绝尘:冠绝尘世;拔俗:不同凡俗。超出尘世,不同凡俗。 | 宋·杨万里《朝请大夫将作少监赵公行状》:“有绝尘拔俗之逸韵,其文尤长于论事。” |
yuán yuán bù jué源源不绝 | 源源:水流不断的样子。形容接连不断。 | 《孟子 万章上》:“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 |
bēn yì jué chén奔轶绝尘 | 形容跑得极快,迅速前进。绝尘,脚不沾尘土。 | 见“奔逸绝尘”。 |
wéi shì jué sú违世绝俗 | 同“违时绝俗”。 | 宋·陈师道《上苏公书》:“谢公江海之士,违世绝俗乃其常耳。” |
jué shǎo fēn gān绝少分甘 | 好吃的东西让给人家,不多的东西与人共享。形容自己刻苦,待人优厚。 | 《孝经援神契》:“母之于子也,鞠养殷勤,推燥央湿,绝少分甘。” |
yí zān jué yīng遗簪绝缨 | 指男女杂坐,不拘形迹,欢饮无度。 | 《史记·滑稽列传》:“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淳于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另见《韩诗外传》卷七,王后所绝缨之事。后合二事为“遗簪绝缨”。 |
jué qún bá lèi绝群拔类 | 绝:越过,越出;类:同类。形容超群出众。 | 明·方孝孺《畸亭记》:“杜子美、李太白,诗人之绝群拔类者也。” |
yí biān jué jiǎn遗编绝简 | 同“遗编断简”。 | 唐·怀素《自叙》:“遗编绝简,往往遇之,豁然心胸,略无疑滞。” |
luò yì bù jué络绎不绝 | 络绎:前后相连;连续不断。不绝:也是不断之意。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也作“络绎不断”。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南匈奴传》:“窜逃去塞者,络绎不绝。” |
zhòng guǎ xuán jué众寡悬绝 | 双方人力多少相差极大。 | 梁启超《匈加利爱国者噶苏士传》第十节:“布打城既克复,奥俄军奋战益力,众寡悬绝……此匈加利千钧一发之时也。” |
pò qín jué xián破琴绝弦 | 毁琴断弦,表示世无知音,不再鼓琴。 |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本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
guàn jué yī shí冠绝一时 | 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 《晋书·刘聪载记》:“十王习击刺,猿臂善射,弯弓三百斤,膂力骁捷,冠绝一时。” |
jǔ dǐng jué dòu举鼎绝脰 | 举:抬起;绝:折断;脰:颈项。双手举起鼎而折断颈项。比喻力小不能胜任。 | 梁启超《中国国债史》:“今日我辈对于此国债问题当何如?将一惟政府所指派而唯唯负担,莫敢辞乎?举鼎绝脰之患,恐遂不免也。” |
xuán yá jué bì悬崖绝壁 | 同“悬崖峭壁”。 | 方纪《三峡之秋》:“爬上悬崖绝壁,听见虎豹的叫声。” |
sè yì jué lún色艺绝伦 | 色艺:容貌和技艺;伦:同类。容貌和技艺超群拔俗,在同类中绝无仅有。 | 宋·无名氏《李师师外传》:“师师无所归,有倡籍李姥者,收养之。比长,色艺绝伦,遂名冠诸坊曲。” |
jué dù féng zhōu绝渡逢舟 | 绝:穷;渡:渡口;舟:船。比喻在绝路上有了出路或办法。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十回:“天幸遇着相公,如暗室逢灯,绝渡逢舟,从此读书作文,俱可望有门径矣。” |
guǎng líng sǎn jué广陵散绝 | 《广陵散》已失传。常比喻优良传统断绝或后继无人。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
zhǎn jìn shā jué斩尽杀绝 | 斩:砍断;尽、绝:完。全部杀掉;一个也不留。比喻做事不留余地。 | 元 高文秀《渑池会》第四折:“将秦国二将活挟将来了,将众兵斩尽杀绝也。” |
ēn jué yì duàn恩绝义断 | 恩:恩惠,恩情;义:情义,情份。恩爱和情义完全断绝,形容感情破裂 | 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索什么恩绝义断写休书。” |
ēn duàn yì jué恩断意绝 | 恩:恩惠,恩情;意:情份。恩爱和情义完全断绝,形容感情破裂 | 明 无名氏《认金梳》第一折:“你若得见了你的亲娘,莫漏泄,休将我恩断意绝,可怜我无家无业。” |
tòng shēn wù jué痛深恶绝 | 极端痛恨、厌恶。 | 老舍《四世同堂》二二:“他似乎已痛深恶绝了大哥,因为大哥竟敢公然与冠家为敌,帮着钱默吟和金三爷到冠家叫闹,打架。” |
hóng xī lín jué鸿稀鳞绝 | 比喻音信极少。 | 汉 蔡邕《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
xiá fāng jué yù遐方绝域 | 指边远偏僻的地区。 | 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
chāo yì jué chén超逸绝尘 | 谓不拘滞于世俗,超然物外。 | 《宣和书谱·空鲙帖》:“往昔字学之流,其初笔法安在?惟其胸次笔端超逸绝尘,暗合法度,则其草创便为一物之宗。” |
jué dǐng cōng míng绝顶聪明 | 绝顶:极端。形容异常聪明。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35回:“他是绝顶聪明之人,一说便会,一会便已记得。” |
gān cháng duàn jué肝肠断绝 | 断绝:折断。肝脏与肠子好像被一寸一寸地断裂一样。形容万分悲痛。 | 《古乐府·陇头歌辞》:“陇头流水,鸣声呜咽,遥望秦川,肝肠断绝。” |
luò yì bù jué络驿不绝 | 络绎不绝,形容人、马等连续不断。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南匈奴传》:“逢侯部众饥穷又为鲜卑所击,无所归,窜逃入塞者络驿不绝。” |
yǐng wù jué rén颖悟绝人 | 颖悟:聪颖。绝人:超过同辈。聪明过人。同“颖悟绝伦”。 | 明 宋濂《元史 铁木兒塔识传论》铁木兒塔识,字九龄,国王脱脱之子。资禀宏伟,补国子学诸生,读书颖悟绝人。 |
chāo rán jué sú超然绝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谓远过于寻常之辈。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宋·陆游《与姜特立书》:“《茧庵记》及《初营》、《落成》二诗,大老手笔,超然绝俗。” | 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 |
dàn jìn yuán jué弹尽援绝 | 弹药用光了;后援也断绝了。形容战事危急;陷于绝境。 | 宋·杨万里《钤辖赵公墓志铭》:“公挺身与兵,屡捷。七年,粮尽援绝,势不能复支,遂率所部数千人南归。” |
chāo shì jué sú超世绝俗 | 见“超俗绝世”。 | 《宣和书谱·送先辈诗》:“及乘兴一寓于挥洒,自然有超世绝俗之态矣。” |
wéi shí jué sú违时绝俗 | 违背世俗常情,与众不同。 | 《后汉书·独行传·范冉》:“冉好违时绝俗,为激诡之行。” |
dù kǒu jué yán杜口绝言 | 犹言杜口无言。 |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阿逾陀国》:“昔以舌毁大乘,今以舌赞大乘,补过自新,犹为善矣,杜口绝言,其利安在?” |
jīng miào jué lún精妙绝伦 | 绝伦:没有比得上的。精致美妙;无与伦比。形容极为精妙。 | 宋 周密《武林旧事 灯品》:“灯只至多,苏、福为冠,新安晚出,精妙绝伦。” |
yǔ shì gé jué与世隔绝 | 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常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4卷:“山野废人,与世隔绝,不习跪拜,望陛下优容之。” |
yǐ jué hòu huàn以绝后患 | 消除祸根,来杜绝以后可能产生的祸患。 | 元 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如今朦胧奏过圣人,将他两个押赴市曹杀坏了,以绝后患。” |
jì jué cún wáng继绝存亡 | 恢复灭亡的国家,延续断绝了的贵族世家。 | 《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公羊传·僖公十七年》:“桓公尝有继绝存亡之功,故君子为之讳也。” |
fēn gān jué shǎo分甘绝少 | 绝:拒绝,引伸为不享受;甘:好吃的。好吃的东西让给人家,不多的东西与人共享。形容自己刻苦,待人优厚。 |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孝经援神契》:“母之于子也,鞠养殷勤,推燥央湿,绝少分甘。” |
yàn měi jué sú艳美绝俗 | 绝俗:远超过寻常。形容女子相貌明艳美丽,远远超过一般人。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一日,生于隘巷中,见一女郎,艳美绝俗,从以小鬟,仅六七岁。” |
chāo mài jué lún超迈绝伦 | 伦:同辈。超越同辈,无人可比。南朝齐·谢赫《毛惠远》:“出入穷奇,纵横逸笔,力遵韵雅,超迈绝伦。”亦作“超然迈伦”。宋·许顗《彦周诗话》:“东坡《海南诗》、荆公《钟山诗》,超然迈伦,能追逐李杜陶谢。” | 南朝齐·谢赫《毛惠远》:“出入穷奇,纵横逸笔,力遵韵雅,超迈绝伦。” |
shǐ bù jué shū史不绝书 | 史书上不断有记载。形容历史上经常发生同类的事情。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公卿大夫相继于朝,史不绝书。” |